专题9人体内环境稳态和免疫调节一、体液1.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2.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的成分:①含量约90%的是水,7%~9%的是蛋白质,约1%的是无机盐。②血浆运送的物质:各种营养物质(如葡萄糖)、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两者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二、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2.实质: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状态。3.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三、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免疫类型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形成生来就有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特点无特异性有特异性组成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四、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1.防卫:抵御病原体的攻击。2.监视:及时发现机体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3.清除:将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作为病原体清除掉。1.下列关于稳态说法正确的是③⑤。①细胞外的液体就是细胞外液。②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③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消化道、组织液和淋巴。④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⑤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引起组织水肿。⑥严重脱水时,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2.下列关于免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②③④⑦。①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特异性免疫中有重要作用。②泪液中的溶菌酶杀死细菌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③记忆B细胞可特异性识别抗原并产生大量抗体。④抗体可以进入细胞内消灭寄生的结核杆菌。⑤如果抗原隐藏在细胞内,则首先通过细胞免疫将细胞裂解,然后通过体液免疫清除。⑥机体自身的组织或细胞也会成为抗原。⑦抗原和抗体的结合在细胞内完成。1.(2014·全国卷Ⅰ)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在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中的意义。A项中,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为细胞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正确。B项中,内环境稳态可使细胞生活在温度和pH等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正确。C项中,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依赖于K+外流,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依赖于Na+内流,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正确。D项中,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中,不彻底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而不是发生在内环境(细胞外液)中,D项错误。2.(2015·福建高考)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患者血液中葡萄糖水平低于正常生理水平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解题指导】(1)题干关键词:“过度激活”“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等。(2)关键知识:自身免疫病引起的原因、胰岛素与糖尿病的关系。【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胰岛B细胞的生理功能、自身免疫病等知识。由题目信息可知,自身效应T细胞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而致使胰岛B细胞死亡,该类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A项正确;由于胰岛B细胞数量的减少,胰岛素分泌不足,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生理水平,引起了血糖含量过高,B项错误;效应T细胞并没有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该细胞死亡与抗原无关,C项错误;这类糖尿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注射胰岛素,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只会加重病情,而不可能治疗该病,D项错误。3.(2015·海南高考改编)人体中血浆、组织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