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考纲要求考情分析命题趋势1.群落的结构特征(Ⅰ)2.群落的演替(Ⅰ)3.实验: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2017,天津卷,7T2016,海南卷,23T2015,全国卷Ⅰ,4T2015,海南卷,22T2015,浙江卷,5T种群与群落的分析比较在高考中所占分值不高,但每年都有所涉及,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均有出现,常结合实例考查基础知识。种间关系虽是群落的重要特征之一,但常结合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综合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识图分析能力。群落演替在高考中常与种群、生态系统等内容综合命题,内容相对简单。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在高考中考查相对较少分值:2~11分考点一种间关系及群落的结构特征一、群落的概念及特征1.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__生物种群__的集合。强调该区域中__全部__生物,包括全部植物、动物、__微生物__。2.二、群落的空间结构1.概念:指群落中__各个生物种群__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2.类型垂直结构水平结构现象__分层__现象__镶嵌__分布决定因素植物分层:__光照强度__决↓定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__食物____地形变化__、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差异、__光照强度__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意义群落结构与环境中生态因素有关,群落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在空间中位置的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2)单位面积或体积中某物种的个体数量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3)农田中豌豆和杂草、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关系依次为竞争、互利共生、寄生。(√)(4)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2.下列有关池塘群落的分析,不正确的的是(A)A.“池塘中优势种群是哪种生物”属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B.池塘群落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C.池塘群落中物种组成是区别于其他群落的重要特征D.人类的活动会影响该池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解析“池塘中优势种群是哪种生物”属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3.(2014·海南卷)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D)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该种鱼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营养级可能不同C.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解析该种鱼的幼体滤食浮游动物,与浮游动物为捕食关系,该种鱼的幼体和浮游动物都以浮游藻类为食,二者又构成了竞争关系;据题干可知,鱼的不同发育阶段在池塘中分布不同,其取食也不一样,所处的营养级有可能不同;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是两个不同的种群,由于食物关系生活在池塘的底层和上层,该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该种成年鱼和幼体属于同一个物种,在水中的分布不能构成群落的空间结构,仅仅是该物种的空间分布。一种间关系判断关系名称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互利共生相互依存,彼此有利。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大豆与根瘤菌寄生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得更好蛔虫与人;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竞争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如图1;生存能力相同,则如图2。a、b起点相同,为同一营养级牛与羊;农作物与杂草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a、b起点不相同,两种生物数量(能量)存在差异,分别位于不同的营养级狼与兔;青蛙与昆虫[例1]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C)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B.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C.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D.图丙中实验初期,种内互助与竞争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解析豆科植物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