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你的窗子擦亮你的窗子,你会发现更为精彩的东西在闪闪发光,没有了过分的张扬,没有了过分的自信,我们可以微笑着看着周围的一切,不再轻易认识一样东西,包括自己。很多东西都不是可以直视的,要擦净了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擦亮窗户就是擦亮心灵。擦亮心灵的窗户,你会发现原来很多东西都是你没看过的.擦自己的窗户,要更勤快别总让所谓的自信甚至自大遮住自己的眼睛。时常检省自己,及早发现自己的错误总是件好事。“吾曰三省吾身”不是白说的。也许这就是人的弱点,总是犯“乌鸦落在猪身上”的毛病。但我想没有人愿意把错误带在身边而装看不见,只是他们想不到检省自己,想不到擦一下自己的窗子。这算不算是又一种“劣根性”呢?人要不断完善自己,所以我们必需树立一种意识:自己的窗户,要刻意地勤擦着点!勤擦自己的窗户,你不会看不见自己的错误。托勒密死后,整座天文学大厦属于开普勒。开普勒是聪明人,他知道人们总爱忘记“擦自己的窗户”,所以他接过大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擦窗户,他“二次创业”的第一件事就是校对原有数据。窗户亮了,照出了开普勒的错误——星体飞行轨道不是正圆。于是开普勒才将自己原来研究成果中的错误一一改正,使自己的事业趋近于完美如果你没能像开普勒一样牢牢记住擦窗子的任务也不必太着急,稍微有一点这样的意识就是好的。苏洵年轻时恃才傲物,整日不思进取,更想不到要亲自去“擦窗子”。只是到了二十五岁,实在无聊才拿来古人的文章看看,才想起在“窗子”上抹一把。但就抹这么一下,他就意识到了“自己的窗子”有多脏,自己的差距有多大了。他这一可以说是下意识的行动,促使了他迈出完善自我的最重要一步。无论如何千万别学亚里士多德。这位西方圣上身上也有“劣根性”,而且还没有勤擦窗的意识。他从自己家蒙着灰尘的窗子向外看大千世界,看到天上一片羽毛比一块石头落得慢,就得出“自由下落时重的东西落得快”的谬论。而他抹都没抹一下窗子,就把看到的景物当做真理记了下来,结果留下了千古笑柄。这位在西方人心中地位极高的哲人本来可以趋于完美的,但唯独忘了“擦窗子”这个小任务,留下了如此的遗憾。作为一个普通人,你不能成为亚里士多德。他忘了擦窗,但他其它的东西却一尘不染熠熠生辉。而一个普通人若是任由自己家窗子蒙上尘土,那么他就看不见真理是什么样了。我们有时也要有两套标准:别人东西上的污点别太在意——因为人看别人的缺点很准;自己的窗户可务必勤擦着点——因为人看自己的缺点总是很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