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普)一、选择题(24×2分=48分)1、“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A.墨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2、2010年1月15日(北京时间)出现号称“千年最长日环食”天象奇观。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联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定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哪种主张()A.大一统B.天人合一C.天人感应D.君权神授3、明末某儒学家在五四运动时期被当作反孔的先驱,冯元仲称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物。”以下观点哪一项最有可能是他主张()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4、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学派对商人抱有强烈的偏见,商人总是被排在四民(士农工商)之末。这主要是因为在儒家学派看来,商人()A.行为有违“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B.追求重利,文化浅薄C.忙于经商,行为粗疏D.自由平等意识强烈,对君主统治构成威胁5、马克思在评论西欧宗教改革时说:“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这里的第一个权威是指()A.上帝B.罗马教皇C.马丁·路德D.《圣经》6、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力量来防御和保障每一个结合体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A.社会契约论B.人民主权说C.三权分立说D.天赋人权说7、人文精神主要是指关注人、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人的意志和利益。“人文精神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下列能反映启蒙时代人文精神内涵的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C.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D.思维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8、元稹为白居易《长庆集》作序时说:“牛童走马之口无不道(其诗),至于缮写模勒(刻)炫(叫)卖于市井。”说明在唐代,白居易诗的传播途径,除手抄外还有()①活字印刷②雕版印刷③口头传播④碑刻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9、元朝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主持编订了《授时历》,与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格里高利历基本相同。《授时历》其名称取意“敬授民时”这主要说明()①中国古代科学具有农业科技的特色②统治者重视天文历法,是重农政策的体现③中国古代很早就重视科学理论研究④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0、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史上涌现出颇具特色的文化体裁,为后人称颂。下列名句相对应的文学体裁是()①“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②“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③“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A.楚词宋词唐诗汉赋B.汉赋唐诗宋词楚辞C.楚辞唐诗汉赋宋词D.楚辞唐诗宋词汉赋11、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关汉卿《窦娥冤》、隶书刻写的竹简。他最可能是何时何地的商人()A.东汉的洛阳B.唐末的长安C.北宋的开封D.明初的南京12、“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材料描述的书法形式与下列哪幅图的书法形式相同()13、有一次爱因斯坦与卓别林共同出席一个宴会,他们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卓别林对爱因斯坦开玩笑说:“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都能理解我,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此语意指()A.绝大多数人盲目欢迎爱因斯坦B.相对论有悖于人们的常理C.经典物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很近D.伟大的科学家不如著名艺术家14、下列学术观点与科学家相匹配的是()①“人的结构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猫更接近”②“物质的力借以表现出的各种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的起源”③“物质的辐射能以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