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第一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导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2.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3.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二、学习重点1.汉字的演变脉络。2.楷书、草书、行书的主要特点。3.王羲之的主要书法成就。4.元明清时期文人画特点及代表作。5.京剧的形成。三、学习难点学会分析京剧产生发展与时代政治经济的关系【自主学习】一、汉字与书法艺术1.汉字(1)演变①起源:六千年前,中国文字被称为“”。②成熟:至,汉字形成完整体系。③演变:按甲骨文、大篆、、、的脉络发展演变。(2)特点:演变总趋势是。2.书法(1)发展阶段①魏晋以前基本上是阶段。②魏晋时期开始进入阶段。(2)艺术成就书体特点发展代表楷书笔画详备,结构形体,有较强的价值楷书有定鼎之功,步入盛世魏晋钟繇、,唐代有、、书体特点发展代表草书笔画,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价值以来盛行不衰东晋的、,唐朝的、行书兼具的规矩和的放纵,既有价值,又有价值东晋、唐朝、北宋、元朝、明朝明二、笔墨丹青中国画时期发展人物及成就远古起源彩陶画《》战国走向成熟帛画《》《》魏晋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顾恺之《》《》时期发展人物及成就隋唐吸收了印度、等外来艺术风格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两宋宫廷画院活跃,兴起,画坛亮点张择端《》元明清就突出王冕《》、徐渭《》、郑板桥《》三、京剧的出现1.中国戏曲的演变(1)中国戏曲从发展而来。(2)出现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3)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成熟。(4)明代戏曲演出活跃。2.京剧的形成(1)背景①清朝前期,的戏曲舞台非常活跃。②乾隆末年,安徽的进京演出,风行一时。③道光年间,形成“”的局面。(2)形成和发展①与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形成了京剧。②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号称“”的著名艺人。③京剧由北京走向全国。民国以来,它又逐步走向。3.其他剧种:如秦腔、越剧、、和等。【问题探究】学生活动教学设计互动与展示1.汉字演变的规律有哪些?(1)由图画到符号。(2)由繁到简。2.艺术是时代的缩影。请结合两宋和明清时期的相关背景,分析这两个时期主流绘画艺术的特色及成因。(1)两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及市民阶层的兴起,反映社会生活的风俗画成为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2)明清:随着封建专制的不断强化,以及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明清时期的文人画成就突出。这些画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反映了文人们反对文化专制,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3.从京剧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得到哪些启示?(1)艺术要博采众长,大胆创新。(2)艺术要符合群众需要,为人民服务。(3)艺术要植根于民族文化,才能发扬光大。精讲与点拨一、中国书画艺术的特点1.中国书法艺术的特点(1)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遵循一定章法的独特艺术。(2)汉字书法是一种线的艺术,以自由而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和表达出形体、感情和气势。(3)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动态美和意境美,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高度审美价值。2.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特点(1)从演变背景看,中国画的演变深刻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如隋唐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是隋唐盛世的缩影;宋代的绘画艺术则明显地反映了商业发达、城市繁荣的时代特征。(2)从画家角度看,文人画增多,画家的素养越来越高。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3)从绘画的风格看,由于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绘画不断融入外来风格,如隋唐五代的绘画艺术吸收了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4)从绘画的功能看。绘画逐渐由纯粹的艺术向商品发展。到宋代,为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间的需要,绘画成为商品。【总结与升华】【基础巩固】1.下列汉字形体的演变顺序正确的是()A.甲骨文—小篆—楷书—隶书B.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C.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D.甲骨文—隶书—楷书—小篆2.中国古代文人画的特点有()①刻意追求临摹事物②强调表现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