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同行共建共享年级九科目道法周次执笔人课时学案序号班级课题14.2《携手同行共建共享》备课组长审核学校审核姓名教师寄语协调发展奔小康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为全面小康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2.能力: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3.知识:了解我国城乡发展、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及影响。学习重点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学习难点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根据预习提纲,在书中标注相关问题及层次并填空)学习目标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1.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我国农村还很低,农村居民在人均收人,受教育年限、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文化生活等方面,与城市居民相比差距很大。城乡差距是当下我国发展、的最大表现。2.城乡差距对我国全面小康的影响。“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发展全局的大问题,解决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不解决城乡差距问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就像瘸着腿走路,走不好,更走不远。3.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意义。为协调城乡发展,我国努力推动城乡--体化建设。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分享改革成果,实现城乡,让农民真正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4.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实施,实施多种惠农富农政策,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聚集,提高农业农村发展的活力,加快推进农业,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5.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当前,我国正在加大、的力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人全面小康社会。学习目标二:促进区域均衡发展6.我国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原因。我国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与地区的发展不平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从区域范围来讲,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地区。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和要求。7.我国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措施。为了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国家实施了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城协调发展机制。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明显成效。8.公民怎样为协调城乡发展、区域均衡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协调城乡发展,均衡区域发展需要全国人民作出共同努力。一些优秀的当代中国青年,胸怀理想。付诸行动,到去,到去,到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中增长才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出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二、小组长检查预习完成情况(核对答案,评等级,帮扶讲解)三、师生合作探究重点讨论:1、探究活动一教材第23页(1)搜集反映我国被乡之间差距的资料。(2)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什么影响?2、教材第24页交流讨论(1)党和国家为解决“三友”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2)近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四、课堂小结,学生巩固,检查提问,查缺补漏)五、课堂检测1.对下表反映的情况,你认为正确的是().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元)5919697779178896比上年实际增长(%)10.98.410.79.3A.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共同富裕即将实现B.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农民生活水平提高C.地区差距不断缩小,贫困问题已经解决D.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全面小康已经建成2.《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推进居住证持有人享有与居住地居民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这()①彰显了社会的公平正义②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③是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④有利于消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下列选项中能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