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动物稳态维持的生理基础兴奋的产生与传导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神经细胞形成静息电位及动作电位的原因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传递(1)传递过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即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传递特点:①单向性。原因是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②突触延搁: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要慢。原因是兴奋由突触前膜传至突触后膜,需要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3)作用效果:神经递质的作用效果有两种:兴奋和抑制。3.二者的比较比较项目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传导方式局部电流神经递质信号变化电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传导速度传导得快传递得慢传导方向双向性单向性研究激素生理功能的常用方法研究思路:某种方法处理实验动物→出现相应的病理症状→添加某激素后恢复正常→推知相应激素的生理功能。处理方法异常反应结论(功能)用甲状腺激素制剂饲喂蝌蚪①短时间内,变成小型青蛙①②④说明分泌物能促进幼小动物的发育;摘除蝌蚪的甲状腺②发育停止(小蝌蚪――→大蝌蚪,不变态)③身体臃肿③说明分泌物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⑤说明分泌物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摘除小狗的甲状腺④发育停止⑤呆笨、萎靡割除睾丸↓移植卵巢雄性第二性征逐渐消退↓逐渐出现雌性第二性征性激素能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切除幼年动物的垂体↓注射一定量的生长激素生长停滞↓逐渐恢复生长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促进动物的生长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1.区别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传递方式电信号(神经冲动)、化学信号(递质)随体液运输调节方式反射激素→特定的组织细胞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作用对象效应器靶器官或靶细胞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较长地位神经调节对体液调节起调控和主导作用;体液调节也影响神经调节,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调节的2.联系(1)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①甲状腺激素能影响幼年动物大脑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②性激素水平的高低可以影响神经系统对动物性行为的控制。的分析在神经纤维上:(1)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2)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典例1】如图为一个突触的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已知ab=bd,则分别刺激b、c两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能偏转几次()。A.b点2次,c点1次B.b点1次,c点1次C.b点1次,c点2次D.b点2次,c点0次解析在神经元之间:①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②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点,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答案A警示明确突触传递的特点之一是单向性并分析其原因。比较项目植物激素动物激素酶性质非蛋白类有机物(如吲哚乙酸、乙烯)蛋白质、固醇、氨基酸衍生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产生部位一定部位,无专门腺体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所有活细胞作用部位其他部位经体液传送到其他部位细胞内或细胞外生理功能调节生命活动调节生命活动催化特定化学反应联系高效、含量少、作用大,新陈代谢不可缺少【典例2】如图所示为酶、激素、蛋白质、抗体四者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2、3分别表示激素、酶、蛋白质B.能产生4的细胞一定能产生3C.能产生3的细胞一定能产生1D.物质1都是由专门器官产生的解析抗体都是蛋白质,大部分酶是蛋白质,一部分激素是蛋白质。所以图中1、2、3、4分别表示激素、蛋白质、酶和抗体。不是所有细胞都能够合成激素,动物激素由专门的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合成(植物是一定部位如根尖),故选项C、D均错误。能产生激素、抗体的细胞当然能产生酶,因为激素、抗体的合成的化学反应都需要酶催化;而事实上,只要是活细胞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