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第三章电离平衡学案第一节电离平衡预习导航(预习教材,提供教材关键信息)一、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l.下列物质哪些属于强电解质?哪些属于弱电解质?(1)H2SO4(2)NH3·H2O(3)CH3COOH(4)Ba(OH)2(5)CH3COONa(6)H2O(7)Cu(OH)2(8)K2SO4指出上述8种物质中的化学键?由此就强弱电解质与化学键类型之间的关系,你得出什么结论?【结论】________化合物和某些具有______键的____化合物(如_______________)是强电解质。【结论】某些具有____键的_____化合物(如______等)是弱电解质。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电离平衡(1)定义: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分子_____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____成分子的速率_____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注意:①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的________保持不变。②电离平衡属于_____,平衡移动遵循___________原理。(2)特点:动:电离平衡是_____态平衡,即达到平衡时________定:外界条件不变时,电离平衡_________;变: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电离平衡发生_____,直至_______。2.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1)浓度:加水稀释,电离平衡向_____方向移动,即溶液浓度越小,弱电解质越_____电离。(2)温度:温度升高,电离平衡向______方向移动。【思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是否一定增大?关键信息一、1.强电解质:(1)(4)(5)(7)弱电解质:(2)(3)(6)(8)离子极性共价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盐类极性共价弱酸、弱碱和水二、1.(1)电离结合生成分子浓度和离子浓度化学平衡勒夏特列(2)动电离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继续进行发生移动移动达到新的电离平衡2.(1)电离易(2)电离不一定要点解析(名师点拨,重点、难点、热点轻松过关)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判断判断化合物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主要看该化合物在溶于水或熔化时自身是否电离出阴、阳离子,能电离的属电解质,不能电离的属非电解质,水溶液能否导电,只能是判断是否电解质的参考因素。酸、碱、盐和离子型的氧化物一般都属于电解质。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判断(1)从结构判断:离子化合物和某些具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如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盐类)是强电解质。某些具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如弱酸、弱碱和水等)是弱电解质。(2)从在水中能否完全电离判断。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指一定弱电解质电离和结合相等时的状态(即离子化速率和分【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强极性键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强电解质B.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C.NaCl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D.氯化钠晶体不导电是由于氯化钠晶体中不存在离子【解析】判断电解质强弱的依据是看其在水中能否完全电离,而不是依据其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如HF中存在强极性键,但它却是弱电解质,故选项A正确。导电能力的大小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大小有关,而与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然的关系。当然、在浓度相等的情况下,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比弱电解质溶液强,故选项B错误。电解质电离的条件是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而不是电流,故选项C错误。氯化钠晶体中存在Na+和Cl-,但不能自由移动,所以固体NaCl不导电,选项D错误。答案:A【点拨】导电能力的大小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大小有关,而与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然的关系。判断电解质强弱的依据是看其在水中能否完全电离,而不是依据其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例2】把0.05molNaOH固体分别加入下列100mL溶液中,溶液的导电性基本不变的是()A.自来水B.0.5mol/L盐酸C.0.5mol/L醋酸D.0.5mol/L氨水【解析】加入NaOH固体后,A、C、D均由弱电解质变为强电解质,离子浓度显著增大,导电性明显增强。而B中加入固体NaOH后,0.5mol/L盐酸变为约0.5mol/L的NaCI溶液,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几乎不变。答案:B【点拨】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大小有关,故本题须比较加入NaOH前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例3】已知25%氨水的密度为0.91g/cm3,5%氨水的密度为0.98子化速率相等时的状态)。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特点是:(1)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