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电阻和变阻器教材解读本节是继学习了电流和电压后,学习的第三个电学基本物理量——电阻,学好本节内容,对于后面的欧姆定律与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和生产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各样的电阻和变阻器来进行,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又能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电阻的概念、实验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变阻器。由于内容较多,且都比较重要,建议用两个课时完成教学:第一课时完成电阻及决定电阻大小因素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变阻器的教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知道电阻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电阻在电路中的符号。②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③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与变阻原理,在电路中的符号,理解滑动变阻器的作用;通过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会识别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会把滑动变阻器正确接入电路中,使之改变电路中的电流。④知道电阻箱的用途,会读电阻箱的示数。过程与方法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归纳法”对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使学生经历从猜想到制订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的探究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态度和表达自己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识;在交流与讨论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重点经历从猜想到制订实验方案的过程,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难点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教学方法本节课内容较多,建议教师分两课时完成教学:第一课时分析电阻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根据实验探究总结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横截面积及长度的关系,并进行拓展,认识一段导体从中间对折电阻的变化情况等;第二课时认识变阻器的变阻原理及连接方式,知道滑动变阻器与电阻箱的区别,并通过习题进行训练,认识变阻器在电路中改变电流的情况。典案导学设计第1课时电阻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学点1电阻阅读教材P91“电阻”部分内容,完成下列问题:问题1:为了比较不同导体的导电能力的强弱,在物理学中用__电阻__表示导体对__电流__阻碍作用的大小,用符号__R__表示。问题2: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__欧姆__,简称__欧__,符号是__Ω__。比欧姆大的单位有__千欧(kΩ)__和__兆欧(MΩ)__。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Ω=__103__Ω,1MΩ=__106__Ω。问题3:具有一定阻值的元件叫__电阻器__,用来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其在电路中的符号是____。学点2探究电阻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组之间探究教材P92~P93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图15-1-1导体代号ABCDEFMN导体长度L/m0.50.50.50.5导体横截面积S/mm21.21.23.21.2导体材料镍铬镍铬镍铬锰铜实验:(1)如图15-1-1所示,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将导体AB接入电路中,让鳄鱼夹从A向B端移动,观察到小灯泡逐渐__变暗__,电流表的示数逐渐__变小__,这说明在导体的__横截面积__和__材料__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__长度__有关,导体越长,电阻__越大__。(2)如图所示,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分别将导体CD、EF接入电路中,观察到接入镍铬合金丝EF时小灯泡__较亮__,电流表的示数__较大__,这说明在导体的__长度__和__材料__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__横截面积__有关,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__越小__。(3)如图所示,连接电路,闭合开关,选择__AB(CD)__和__MN__两根导体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的关系。观察到在导体的__长度__和__横截面积__一定时,小灯泡的亮度不同,电流表的示数不同,表明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__材料__有关,不同材料的导体,其电阻__不同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问题1:由上面的探究实验,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可以概括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跟导体的__长度__、__横截面积__、__材料__有关。问题2: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多个,所以在探究电阻的影响因素时,应用__控制变量法__进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电阻的大小无法直接观察到,实验中是通过电流表的示数大小或小灯泡的亮暗程度来反映的,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__转换法__。第2课时变阻器及其作用学点1认识变阻器1.电阻器观察如图15-1-2所示的器件,小组之间交流完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