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华北油田三中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第二单元第3课教案课标要求:简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亚里士多德的成长历程,“柏拉图学院的头脑”,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哲学、生物、物理、逻辑、伦理学等方面的成就。(三段论和中庸之道)。亚历山大的家庭教师。吕克昂学院。对亚里士多德的评价。理解唯物论和唯心论,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及世界文化的同一性,中庸思想。学习亚里士多德的求知精神和科学态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比较西方古希腊文化与东方中国文化,掌握文化的多样性。运用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与看待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2、过程与方法:分析文字材料法,问题探究法、比较归纳法、讨论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形成,认识古代思想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树立科学的态度及全新的人才观。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文化中的地位。教学重点: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及学术成就。教学难点: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思想的继承和突破的问题。如何看待中庸之道教学过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柏拉图的思想,那么在柏拉图之后希腊有出现一位重要的哲学家,并且是和柏拉图有着师徒关系的,他就是亚里士多德。那么这节课,我们主要看看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以及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古代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古希腊人的科学的杰出代表和改革者,古典时代最博学的人”——马克思和恩格斯黑格尔:“人类的导师”罗素:“第一个像教授一样地著书立说的人”一、北方小驹1、家庭出身:御医之子前384年出生于希腊小城斯塔吉拉的马其顿御医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颇受人敬重的御医,这使他经常有机会出入马其顿王宫,接触到了广泛的文化知识,特别是这时的希腊哲学、文艺以及一般文化都已发展到可以作总结的时代,这种背景对于亚里士多德的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7岁,为了寻求智慧,他来到雅典的阿卡德米园学习。2、求学雅典:学园精英柏拉图61岁的时候,亚里士多德来到了学园。在柏拉图学园进修的二十年中,亚里士多德表现出惊人的求知欲和超凡的才华,他的许多观点代表着他那个时代有教养、有阅历的人的流行见解。他并不盲从,正如柏拉图所说:“亚里士多德士学园的头脑”。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讲授亚里士多德哲学时,用这样的话来评价亚氏的一生:“亚里士多德出生,思考,而后死去。”这句话就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就是他的一生。亚里士多德的一生就是思考的一生,他对真理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他有一句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亚里士多德非常热爱自己的老师,柏拉图去世之后,他写了一首情真意切的挽歌,赞颂其师是一个“坏人甚至无权称颂的人”。然而,亚里士多德并不盲目崇拜自己的老师,他虽然受到老师的巨大影响并将后者的许多思想继承下来,但他的著作中常有对老师观点的严厉批评。这种批评在柏拉图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以至于柏拉图经常善意地称他为“小驹”,这个称呼的来源是因为小驹吃足了奶就会乱踢它的母亲。正是这种不迷信、不盲从、敢创新、善开拓的精神,使亚里士多德在学术研究上做出了前无古人的贡献。3、思想主张(1)内容:①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但并不放弃现实的幸福。1②理念属于人的思维抽象,客观上并无理念世界的存在。③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但又认为物质受形式的支配。亚里斯多德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渊博学者,哲学是他最擅长的领域,哲学到他手里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的哲学认识论就是从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开始。亚里士多德认为,柏拉图理念论的最大弱点,在于不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理念属于人的思维抽象,客观上并无理念世界的存在。亚里士多德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而且是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这一观点使他“接近了唯物主义”。他在《形而上学》中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对"树"这个概念的争论,柏拉图认为世界上只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