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脉络,掌握西周的分封制。2.过程与方法利用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懂得顺民心者兴,逆民心者亡的道理。【教学重点】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西周的分封制。夏、商、周的更替。【教学难点】西周的分封制【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搜神记》里,有一个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之以奔月,将住,枚筮之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恐毋惊,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其意思是:羿从西王母那里求来使人长生不老的药,他的妻子嫦娥偷吃了这种药奔向月宫。将去之前,嫦娥请有黄用蓍草给她占卜。有黄占卜后说:“大吉大利。你独自轻轻地往西边去吧。如果遇到天色灰暗,你不要惊慌,不要害怕,以后会美好起来的。”于是嫦娥就飞进了月宫,这就成为月宫里的蟾蜍。《搜神记》提到的嫦娥和后羿据说都是夏朝时的著名人物。那么,夏朝是如何建立起来的?经历了多少年?夏朝以后紧接着哪两个朝代?当我们学习完本课之后,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二、新课学习(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教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了尧舜禹的“禅让”。说的是尧年老时,把位置让给了德才兼备的舜。舜年老后,又用同样的方法把位置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而禹在位期间,原始社会已经走到了它的晚期,随着禹势力的不断扩大,约在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原始社会至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教师:约公元前2070年,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教师:根据文章内容找出重点内容?教师:夏朝是谁建立的?学生:禹教师:夏朝建立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学生:公元前2070年教师:当时采取的是什么制度?学生: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由公天下到家天下的格局。多媒体展示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图片教师:夏朝的统治中心在哪里?学生: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都城相传在阳城(今河南登封)教师:夏朝国家机构的建立有哪些?学生:城堡、宫殿、政府机构,军队,制订刑法,设监狱等。教师:在原始社会里,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和压迫,也没有国家。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财产出现,贫富分化加剧。社会日益分裂成为两大对立的社会集团——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奴隶主阶级为了防止奴隶阶级的反抗,开始设置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在这种情况下,奴隶制国家产生。教师:夏朝奴隶制国家机构的实质是什么?学生: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教师:考古学家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这里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还出土了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和敲击乐器,成套的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精美铜牌。多媒体展示二里头遗址图教师:二里头遗址的意义学生:既反映除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又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教师: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教师:夏朝经历了400多年。最后一个国王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修建许多豪华的宫室,无休止地征发百姓,强迫他们服劳役。平民和奴隶纷纷怠工,反抗桀的暴政。思考:夏朝的建立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学生:意义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呢?学生:是社会的进步。因为原始社会虽然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但那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低下的基础上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极低,生活质量很差,文化的发展也极为缓慢。而在奴隶制国家中,奴隶主役使众多奴隶从事生产,才使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