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华北油田三中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第四单元第3课教案课程目标:了解凯末尔在领导土耳其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主要活动,评价其在土耳其民族独立和复兴中的贡献。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凯末尔所处时代的土耳其国内外历史背景,认识凯末尔成为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的客观环境。了解凯末尔的生平,认识他由一名出色的军人逐步成长为民族独立运动领导人的过程。了解凯末尔领导土耳其独立运动中的重大事件,认识凯末尔为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和崛起所做的贡献。2、过程与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历史地图,以及历史必修课中学习到的相关内容,更清楚地认识凯末尔其人以及当时的土耳其民族所处的复杂历史时期。课堂上引导学生就课文中的问题,或自行设计的问题,进行讨论或谈感想。对学生表达出的不同看法,只要科学合理,都应给予恰当的评价。与学生一道,将凯末尔与孙中山作比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个人的理想,与家庭、家乡和所受教育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凯末尔出生于港口城市,受军校教育,青少年时代即受革命思想强烈影响,并参加了秘密活动。面对腐败无能的素丹政府和祖国被侵略的现实,作为爱国军人的凯末尔毅然投身领导独立运动的洪流,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历史是一面镜子。亚洲同一时期唯一获得独立和振兴的土耳其历史,对同为亚洲大国的中国人具有历史借鉴作用。凯末尔的远见卓识、领导民族赢得独立并振兴,对亚洲各国和世界发展中国家都有重要的启示。对于土耳其为摆脱传统文化和宗教的束缚进而实现世俗化,可以有不同看法。重点和难点重点:凯末尔改革措施及评价。难点:凯末尔革命的过程和历史背景。教学过程补充: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扩张及衰落:1、13世纪末,一个突厥人部落的首领奥斯曼在小亚细亚建国,国家名称──奥斯曼土耳其。(政权特点:军事封建帝国国教:伊斯兰教都城:伊斯坦布尔即拜占廷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2、16世纪,成为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臻于鼎盛。3、16世纪末开始,帝国迅速衰落下去,17-18世纪帝国日见瓦解。4、19世纪,原属帝国版图的欧洲国家,如希腊、罗马尼亚、塞尔维亚与保加利亚纷纷独立或自治,有的地区为俄、奥、英所占有。5、1914年,土耳其参与一战,因战败而濒临灭亡的边缘。6、一战后,协约国先后把《摩德洛斯停战协定》、《色佛尔和约》强加给土耳其,对奥斯曼帝国加以分割,除首都外土耳其仅保留小亚细亚中部一块不大的领土。7、土耳其人民在凯末尔(1881-1938)的领导下,发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并取得胜利,于1923年10月29日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从而结束了苟延残喘的奥斯曼帝国统治。走在土耳其,在商店、办公室甚至小村庄的咖啡馆里等各种各样的地方,你都会看到一个金发、英俊、领袖魅力十足的男人的照片。他就是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现代土耳其的缔造者。人们在墙上挂起他的照片,并非有人规定这样做,而是因为他们愿意。1981年是凯末尔诞辰10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年定为“阿塔图尔克年”,来追思这位伟人。一、独立之路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克。凯末尔原名穆斯塔法,上中学时,同名的数学老师给他起了凯末尔的名字。阿塔图克,义为“土耳其之父”,是1934年由土耳其大国民议会授予他的荣誉之姓。11、青少年时代的凯末尔(1)1881年,出生于巴尔干半岛的萨洛尼卡。作为奥斯曼帝国的军事重镇,这里可以经常见到士兵操练的身影。凯末尔的父亲原是海关官员,后来弃官从商,做木材生意。1881年,凯末尔诞生于巴尔干半岛南端美丽的爱琴海城市萨洛尼卡(今属希腊)的一个中等犹太木材商家庭,母亲是虔诚的穆斯林,父亲阿里·李查曾经是一名帝国政府海关的低级官员。在凯末尔的童年时代,奥斯曼帝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以素丹为首的专制统治集团的无能和卖国,奥斯曼民族的屈辱,外国人的跋扈,在整个奥斯曼帝国已表露得很明显,特别是巴尔干地区的政治动乱,冲垮了他的家庭赖以为生的木材生意,父亲经受不住这个打击,在凯末尔7岁时,不幸身染重病,虽耗尽家中资财,仍在凯末尔小学未毕业时忧郁病逝。凯末尔只好跟着母亲投奔乡下的舅舅,放羊看田,吃了不少苦,也磨炼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