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语文必修3课题:诗词三首编制人:黄光辉18诗词三首导语激趣一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古人写诗填词,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的,那就是“诗言志”。所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人往往会运用各种手法把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像仕途失意、朋友送别、感物伤怀、儿女情长等等、都能在诗词中寻觅到它们的影子。今天我们学习三首不同风格的诗词,看看诗人抒发了那时那地怎样的情怀,又是通过怎样的手法来抒发的。导语激趣二他是一位错位的君王,亦是一代词宗,他创下“国家不幸诗家幸的典范”,他开始了“话到沧桑语始工”的传奇——他就是李煜!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南唐后主”的人生,走进他真实的内心世界,感受他凭阑江山的无限怅惘,解读他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恨情愁……作者名片千古词帝——李煜李煜(937-978),字重光,号钟隐,徐州(今属江苏)人。宋建隆二年(961)李璟嗣位于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开宝八年(975),宋灭南唐,李煜被俘至汴京(今河南开封),三年后被毒死。史称南唐后主。李煜聪颖过人,多才多艺,工书画,精音律。在各项成就中,以词的成就最高。大体上以南唐亡国为分界线,其词分为前后两期。李煜词不但语言自然精练,概括性强,且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使词不只涉及艳情,也涵盖了身世家国之感,使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少年时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1154年应礼部试,为秦桧所读,李宗继位后,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八年(1172年),入四川宜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他一生坚持抗金主张,屡遭当权的义和派的打击和排斥,虽然历任多种官职,但始终无法实现他恢复中原的宏图壮志。晚年在山阴闲居,直至终老都不忘复国大业。陆游是一位高产作家,平生作诗近万首,大多数是抒发他的爱国思想和感情的。词和散文的成就也很高,素有“小李白”之称。白石道人——姜菱姜菱(约1115-1209),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著名词人。少年时期流寓湘、鄂间,后移往湖州(今浙江),漫游苏、杭、维扬等地,与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等人交往甚多。姜菱在诗词艺术的发展上颇有影响,是婉约词派的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南宋开宗立派的词家巨擘之一,与周邦彦并称“周姜”。且精于乐律,能自谱曲,共有自度曲17首,本篇《扬州慢》是他写得最好的一首。背景介绍《虞美人》这首词是李煜的绝笔词。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被俘,送往汴京(现在河南开封)。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李煜作此词,命乐伎在他的生日七月七日之夕演奏。因徐铉出卖,宋太宗极为震怒,用牵机药将李煜毒死。死年41岁。此词所表现的是作者的故国之恋。一个亡国这君念念不忘他过去的美好生活,自然会招来杀身之祸。《书愤》这首诗作于宋孝淳熙十三年(1186)春天,其时诗人61岁。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因而悲愤异常。书,书写;愤,悲愤。这首诗是陆游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扬州慢》这首词是姜菱早期的代表作。扬州自隋代以来就是南北运输要道,商贾去集,珠帘十里。而南宋王朝南渡后,金人屡次渡淮,昔日繁华的扬州,已萧条冷落、残败不堪,作者路过此地时,感慨预习必备粤教语文必修3课题:诗词三首编制人:黄光辉今昔,因制此曲。这里“扬州慢”既是词牌,又是词的题目,与词的内容相关;以后此词牌只被用作词谱,与词的内容无关。慢,慢调,词曲的一种格调,因曲调舒缓而取名。豆蒄()荠麦()窥江()淳熙()黍离()伯仲()不堪()衰鬓()初霁()雕栏()玉砌()怆然()一词多义因自度此曲()1.度春风不度玉门关()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予过维扬()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2.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求!无乃尔是过与()过故人庄()塞上长城空自许3.塞汗牛塞屋()以塞忠谏之路也()塞上长城空自许()空中闻天鸡()4.空贱妾留空房()空山新雨后()词类活用1.小楼昨夜又东风()2.出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