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鱼游到了纸上[教材分析]《鱼游到了纸上》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忘我、执着的品质。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准备]电脑课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境激疑、导入新课1、学生齐读课题、质疑2、教师总结学生的质疑二,自主合作、探究发现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2、理解文中的新词赏心悦目一丝不苟工笔速写3、学习生字学生自主学习强调“港、壶、绣、徽”的字形。4、带着疑问读课文课文的主角是谁?讲了他什么事?“鱼游到了纸上”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是什么意思?谈一谈这位青年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并说说理由。随着对青年认识的深入,作者的情感有什么变化?5、小组交流6、全班交流三、展评析疑、交流指导1、主要内容:一个聋哑青年在玉泉忘我地看鱼画鱼的事。2、说说对“鱼游到了纸上”的初步理解1出现了三次,赞赏这位青年画得好、逼真,像在纸上游动。3.谈一谈自己对这位青年的初步印象他是一个做事执着的人,因为在这一年多里,他每个星期天都来看鱼画鱼,从不间断。他是一个画技高超的人,因为他画的鱼就像在纸上游动。四、拓展延伸、巩固应用1、作者情感的变化由欣赏、误解到由衷的敬佩。[板书设计]27、鱼游到了纸上看鱼勤奋专注青年画鱼执着画技高超作者:欣赏——误解——敬佩第二课时一、创境激疑、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2、自改并订正二、自主合作、探究发现出示文章最后两个小节:1、指名读2、学生质疑3、教师针对学生的质疑进行总结鱼为什么会游到心里?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鱼游到纸上和游到心里有什么关系?三、展评析疑、交流指导1、联系课文说一说“鱼游到心里”什么意思?2、快速默读课文,用“﹋”画出年轻人看鱼的句子。(1)出示:指名读说说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说说通过这些词语你感受到了什么?朗读,读出青年的忘我、专注。过渡:青年这样呆呆地看了多长时间呢?你是从课文哪句话看出来的?(2)出示:齐读引读:是啊!青年一年四季无论严寒酷暑从不间断。此时你体会到了什么?青年为了画好金鱼,忘了吃饭,忘了回家,想一想,他还忘记什么?教师总结:正是因为青年这么忘我地、执着地看鱼,才使他记住了金鱼的每2个细节和动作,鱼才能游到他的心里。四、拓展延伸、巩固应用1、想一想“鱼游到了纸上”什么意思?2、默读课文,用“——”画出年轻人画鱼的句子。指名读理解“工笔”和“速写”大家想看金鱼工笔画吗?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我们再来欣赏金鱼速写你能用学过的词语来说说青年画的鱼有多像吗?青年人画得这么逼真,栩栩如生,从这里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带着敬佩的心情来朗读。3、这是一个怎样的青年呢?五、总结评价、激励进取文中青年勤奋、专注、坚持不懈地看鱼、画鱼,值得我们学习,其实这篇文章中还有一个人也很特别,他就是作者,通过长期观察,抓住聋哑青年的外貌、动作神情的描写,把他刻画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只要我们像这位青年,像作者一样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留心观察,注意积累,勤于表达,我相信,绚丽多彩的生活同样会反映到我们每个人的作文纸上。最后,让我们牢记:(师生同呼)坚持就是胜利![板书设计]27鱼游到了纸上忘我活灵活现执着栩栩如生心里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