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一、导语引入,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詹天佑”,2.詹天佑是谁?──京张铁路(板书)的设计施工者。京张铁路修筑于哪一年?(1905年),距现在有多少年了?(一百多年)3.对于京张铁路来说,2005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京张铁路动工整整一百周年!为了纪念这一伟大时刻,北京市和河北省政府举行了一系列大型活动。请看大屏幕:10月15日,张家口市文化广场举行纪念大会暨大型文艺演出。10月15日上午,张家口火车南站举行詹天佑铜像落成揭幕仪式;10月期间,京张铁路肇建百年电视专题片,在河北、北京等省市电视台播放;10月12日开始,“詹天佑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展演周”将在张家口市大众电影院拉开帷幕;10月13日,发行1000套京张铁路肇建百年纪念邮品。请学生谈谈课外搜集的关于詹天佑的资料。2.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法?3.同学们,老师看了这些资料,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一条铁路的诞生,为什么那么重要?我们为什么要如此隆重地纪念它呢?就让我们到《詹天佑》这篇课文中寻找答案吧。简介詹天佑。引读第一自然段。你了解到了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①整体感知课文。a.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b.交流哪些字词的读音和字形需提醒大家。c.交流哪些句子不容易读好,需提醒大家注意。②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三、了解背景,研读体会1、詹天佑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了任务?①帝国主义国家是怎么阻挠和要挟的?请同学们自由读2-3自然段,读完后说说你的感受。②重点研读以下几句。a.“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③图文结合,简介京张铁路。(京张铁路,南起北京丰台,北至张家口,全长200千米。因为它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引起了帝国主义的垂涎,他们千方百计阻挠中国人自己建造京张铁路。)(1)指名几位学生交流感受。(引导学生从“刚……就……”,“阻挠”等词体会帝国主义的霸道、张狂)(2)师补充:从1895年到1899年,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攫取了近1万公里的铁路修筑权。帝国主义控制的铁路修到哪里,他们侵略的魔爪就伸到哪里。在铁路附近,帝国主义国家竞相设厂开矿,掠夺中国的资源。他们在中国投资修筑铁路,除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外,还附有种种条件,包括控制铁路和沿线地区,以及运输军队等。(3)感情朗读。b.“他们提出一个条件:清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1)指名交流感受。(帝国主义狂妄自大。)(2)“要挟”是什么意思?(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帝国主义者利用我们的什么弱点,强迫我国答应他们的要求?(帝国主义这利用我国政府腐败、经济落后、技术薄弱的弱点,强迫我国答应由他们修筑京张铁路。)c.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1)指名交流,其他同学补充。(帝国主义者看不起中国工程师,看不起所有的中国人。)(2)引导学生扣住“笑话”“轻蔑”“还没有出世”等词理解。d.“原来,从南口以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外国的工程师都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完成不了的。”(1)指名交流感受。(由于环境太恶劣,修筑铁路非常困难。)(2)出示地形地貌图,指导感情朗读。③刚才交流的内容是对当时环境的描写,都是詹天佑修筑铁路以前的事。能否删去?为什么?(不能;衬托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小结课文,激趣存疑①从某种意义上说,铁路修筑权关系到民族、国家的命运!面对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和嘲笑,面对十分恶劣的自然环境,我们可以想象詹天佑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在压力面前,他犹豫了吗?退缩了吗?4.出示句子,学生齐读:詹天佑不怕嘲笑,也不怕困难,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②詹天佑是如何主持修筑铁路的呢?我们下节课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