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Excel》教案一、学习者分析初一学生经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已经掌握了Word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巧,这些知识与技能为本章Excel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很少或从未接触有关数据处理的知识,对Excel的学习是有一定的兴趣,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受到学生个体的知识水平与抽象思维的影响,因此在Excel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二、教材内容分析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认识Excel的工作界面,及其组成;认识行、列和单元格;并能准确选定相关单元格及单元格区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制作数据表的基本方法,为本章的学习打下基础。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Excel窗口的组成。难点:单元格区域的选取。3、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2)学会启动和退出Excel的操作,认识Excel工作表窗口;(3)理解工作表的行、列和单元格和区域的概念;(5)学单元格及单元格区域选取的操作。2.过程与方法通过认识Excel窗口的组成和单元格的选取,初步认识Excel的操作界面和基本操作。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现代信息管理意识,知道使用电子表格进行信息管理可以做到有条理,规范化和高效率,激发学习Excel知识的兴趣。四、教学理念和方法大多数软件课的教学都是以教师讲授,学生听的方式进行,这有点乏味,但是如果放任学生完全自主学习,又会造成学生毫无目的性的状况因此,在本节课的讲授过程中,教师以Excel软件的功能简介作为导入,先通过观看视频认识Excel窗口的组成,然后设置对单元格的选取以及通过成绩运算来了解Excel的实际用途。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运用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数据表范例的基本操作,增加学生对Excel软件有初步的认识。五、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引入Excel软件的教学,让学生观察视频了解Excel软件的窗口组成,通过设问、探究、演示、练习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Excel软件的窗口组成,基本功能和操作。2、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教师:展示表格、数据管理、图表等Excel截图。引入:如果要制作这样的数据表可以通过学习本章节后制作出来。学生观看数据图表,了解Excel软件的基本功能。设计引入,并通过身边的例子来让学生对Excel软件的功能有初步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启动Excel的方法提问:启动Excel软件的有哪些方法?学生上机操作实践后回答,并演示启动过程。引导学生掌握Excel软件的启动方法。认识Excel的窗口播放Excel软件窗口组成的视频给学生观看,并提出问题:1.Excel软件的窗口由那些部分组成?2.与以往学习过的软件不同处是,该软件多了哪些部分?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找出答案。(编辑栏,工作表标签)通过视频的观看,直观地掌握Excel软件的窗口组成。提问:1.一个工作表中最多有多少行?多少列?2.什么是单元格,活动单元格?阅读课本,找出答案。通过自主学习,理解Excel软件的行、列和单元格的概念。知识收藏:Excel中的基本概念1、编辑栏2、工作簿3、工作表4、单元格5、活动单元格6、填充柄7、单元格区域8、列标9、行标10、工作区11、工作表标签12、活动工作表学生上机实践操作,并回答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掌握Excel中的基本概念。选取单元格区域提问:1、怎样选取一个单元格呢?2、如何选取整行或整列的单元格呢?3、怎样选取全部单元格呢?操作一:选取单元格B2:D6单元格。(如果有学生发现了正确的操作方法,请学生演示操作,否则由教师演示。)小技巧:思考、实践后找出答案。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调整表格列宽的操作,并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调整行高的的办法。利用Shift键进行快捷操作。操作二:选取A2单元格、单元格和C3:D5单元格。(Ctrl键的应用。)依实际情况让学生演练或教师演示保存文件与退出Excel提问:如果文件已经录入完毕,需要退出,那么必需先做什么工作?该如何操作?回忆以前Word的保存与退出回答问题,并上机操作。根据以往学习的知识迁移到Excel文件的保存和退出。综合练习完成书本后面的实践1、启动Excel。2、选定单元D3格。3、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