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班主任应当具备的素质——2015年上海班主任培训感悟合肥市第十中学张庆在这个炎热的7月,我有幸参与了由合肥市教育局组织的高中班主任培训。在上海的七天时间里,我们聆听了多位专家和特级教师的讲座,受益匪浅。正如专家所说,讲座不一定能够给我们带来实质性的提高,更多的应该是思想、理念的交流,并由这些交流所引发的进一步的思考、学习及提高。上海市第八中学的卢起升校长对于班主任的工作提出了这样的标准:能够整个学段完整地担任班主任,结果正常,能够接手别的教师担任过班主任的班级(好班、乱班),结果正常,谓之合格,如果两个条件没有满足:要么成长,要么需提高;能够整个学段完整地担任班主任,结果优秀,能够接手别的教师担任过班主任的班级(好班、乱班),结果优秀,能够形成独特的班级文化和个人魅力,谓之优秀。这个标准固然能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评价,但显得过于笼统,对于实际管理缺乏明确的指导,很难体会班主任管理水平的提升策略。结合其他培训专家的讲座内容和讲座中所散发的素养气息,我认为,成为一名优秀班主任应当具备以下几种素质,这也许是我们可以循线提高的地方。一、能够有个人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一名优秀的班主任,首先应当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的潘裕民院长在讲座《关于“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思考》中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包括外在因素和教师内在因素两个方面。外在因素主要关于社会、学校等大的方面,内在因素在于教师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发展。现在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一个信息渠道非常宽广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如果教师没有及时更新观念和信息,面对学生时也许会变得茫然起来,这就表现在我们觉得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我该讲的都讲了,学生不听我的有什么办法等等。当然,我自己也有相同遭遇。外界的因素不说了,作为一名普通老师和班主任,我只能在个人层面寻求提高。首先得加强学习,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上海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也说,现代教学中,教师的教跟学生的学在一个平面上移动,学生是不服你的!你一定要棋高一着,也就说是在深度上要挖掘,在广度上要开拓,你对学科发展的前沿,对学科的走势、对学科的来龙去脉要有所了解。在十中,何尝不是这样,优秀的班主任往往也是这个学科的优秀老师,所有学校都是如此。试想,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得到学生认可和喜爱,班主任管理必然也很难奏效!其次是加强研究。研究是实现教师自主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学、管理、课改、学生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在培训过程中,不止一位专家对我们说过这样的话,华东师范大学的王建军教授还指导我们如何把研究的结果转化为文章。在写作上,给予我们具体的结构:(1)目标;(2)问题;(3)原因;(4)改进,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还有就是加强实践和反思。经验+反思=成长,这是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通过不断的教育实践和反思可以快速提高教师的能力。同样是教书,有的人成为了教育家,有的人仍然是普通老师,区别可能就在于反思。二、拥有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现代社会有一个普遍的现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很低。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教育的外部环境,如教师方面的法制建设不足、媒体方面对于教师集体的负面报道和微薄的薪资等;另一方面出自教育的内部环境,课改的压力、无穷无尽的学期材料等。除此之外,我们自己也有责任,个人的教育专业水平和价值观也会影响我们的幸福感,如果我们教的学生成绩倒数、班级管理上学生不接受教育或教育很难奏效都会给我们以挫败感。我想,这个时候我们还是得首先转变自己的观念吧。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潘裕民院长提出这样的观点:学习好的学生是我提高业务能力的老师,学习差的学生是我改进教学方法的老师。有这样一种说法:好学校出特级教师,差学校出教育家。如果班级里分到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你会怎么想?是觉得自己倒了八辈子的霉、无休止的抱怨,还是认为自己找到一个较量的对象,可以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这其实决定了我们未来的幸福感。三、独特的个人魅力在培训过程中,给人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