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思维障碍人们自动养成的习惯,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必每件事都去想一想应该怎么做。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精力。因此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很重要的。但是另一方面,习惯可能妨碍我们的思路。想不到那个本来应该想到的事情,或者思路进入岔道,找不到正确的答案。大脑对外界刺激的反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先天就有的,如鼻子里进了异物,人就会打喷嚏,这是不用学习的,称为“无条件反射”;另一种则是由于后天的实践而逐渐学会的,称为“条件反射”。如婴儿不知道烧红的炭火会烫手,用手去摸。但烫过一次之后再看到炭火,就知道它是烫手的了。不过,有时候,某些外表现象与事物并没有本质的联系,但也会在心目中形成“框框”,产生错误的条件反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就属于这类不必要的思想顾虑。当我们需要解决问题时,常常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思想框框来妨碍自己的思路。法国科学家贝尔纳说过:“构成我们学习的最大障碍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中国也有一句古话:“尽信书不如无书。”说明我们已有的认识有时会阻碍我们解决问题作出新的创造。当然,这不是知识本身的错处,而是我们应该对已有的认识的障碍作用,要有清醒的估计,使自己能够摆脱这些不利的约束,找到问题的关键。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甚至在初看不可能有答案的方面,也不妨想一想。原来人们认为,平行线不相交是不讲自明的道理,但是有些数学家怀疑这可能不是一条独立的公理,而可以由其它公理推论出来,于是采用“归谬法”,先假定平行线是相交的,看这个“错误”的命题会引出什么荒谬的结论。不料推出一个崭新的几何系统,从此建立了一座庄严、宏伟的新的科学宫殿──非欧几何,并且在近代数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面一些例题,从“常理”看来,似乎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如何解决才好。但是如果我们能突破习惯的约束,可以发现解答却相当简单。1.连点下图中的九个点,试着不抬起笔连画四根直线,把它们连接起来。2.互看脸部两个人一个脸朝东,一个脸朝西地站立着,不准回头,不准走动,不准照镜子,怎样能看到对方的脸部?3.狭路相逢山涧上有一座独木桥,宽度只能容一个人通过。有两人来到桥头,一个南来的,一个北往的,要同时过桥,如何过法?答案:1.这道题很多人都画来画去画不出。原因在于一般都觉得这四条直线一定都在点上转折,所画的线一定是限在九个点的范围之内。事实上并不存在这个限制。把直线画出九个点之外再转折,你试试看。你可以照样出一道题,考考你的朋友:不提笔,用六根直线把十六个点连接起来。2.“一个脸朝东,一个脸朝西站立着。”你若是不知不觉地认为两个人一定是相背而立,那就得不到答案了。两个相对而立的人,不也同样可以一个脸朝东,一个脸朝西吗?3.请注意“南来的”,“北往的”。如果想当然地把他们相对起来,就又形成了思维的障碍。从南方来的和向北方去的,本是同一方向,他们可以一前一后地过桥去,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