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改革一、选择题◆(2011·深圳)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们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A.促进了民族大融合B.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C.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D.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011·恩施)下列属于同一性质改革的是①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②美国南北战争③戊戌变法④俄国十月革命⑤赫鲁晓夫改革⑥1956年匈牙利的改革⑦中国1978年的改革开放⑧1991年苏联解体A.①②⑤B.③④⑦C.④⑤⑧D.⑤⑥⑦◆(2011·包头8.下列革命和改革引起社会性质变化的是()①法国大革命②俄国1861年改革③中国辛亥革命④俄国十月革命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2011·黄冈鄂州随州)(9分)19世纪60年代,在世界近代化浪潮的冲击下,中、俄、日三国相继进行了社会改革,但中外改革的结果却大相径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方的战争和国内革命使这个僵化的帝国终于出现一丝松动的迹象。帝国地方实力派认识认为,西方的优势是建立在军事基础之上的,一旦这种又是消失,则外患可消,内乱可弥。⋯⋯1861年,湘派实力人士曾国藩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在刚从叛乱者手中夺取过来的安庆,创办了第一个近代军事企业。——《全球通史》材料二1861年俄历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又称二一九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或交换农民,不能随意干涉农民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单必须高价赎买。材料三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资本的年代》明治政府颁发1872年日本1876年日本官办八幡的地契第一列火车的新式学校制铁所(1)上述三段材料分别反映了中、俄、日三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3分)(2)依据材料一、二,概括中、俄两国社会改革内容的主要特点。(2分)(3)依据材料一、三,分析日本社会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2分)(4)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只是,分析俄、日社会改革的共同影响。(2分)[来源:Z。xx。k.Com]29(1)洋务运动、1861年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2)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以法令的形式解放农奴。(3)日本皇臣团结一心,锐意改革。日本全面改革(或摆脱了西方殖民侵略侧重体制改革等)。(4)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保留大量的封建军事残余。◆(2011·怀化)改革是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日本在古代、近代、现代正是通过一次次的改革不断崛起,最终在20世纪晚期成为世界上第二经济大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古代历史上,促进日本封建化的改革被称为什么?(1分)(2)近代史上哪次改革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2分)这次改革在经济和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措施是什么?(4分)(3)二战后促进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并持续高速发展的诸多因素中,你认为最有远见的措施是什么?(2分)(1)改革:大化改新。(1分)(2)改革:明治维新。(2分)主要措施:经济方面: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任答一点给2分)文化教育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2分)(3)措施:重视科技和教育。(2分,只答科技或教育记1分)◆(2011·吉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等。——《中国历史》八上(人教版)材料二: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世界历史》九上(人教版)材料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世界历史》九上(人教版)⑴结合材料分别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