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树》案例与反思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肖丽一、反复朗读,实践感悟语文课程是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科,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其最本质的特点。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掌握语言最好的办法是在反复多次的言语实践中积累经验。”案例:师:《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的开头是这样写的,谁来读?生: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师:一棵树,一只鸟,一个听一个唱,多好的日子!美美的读一读。生: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师:猜想一下,鸟儿给树唱歌,可能会在什么时候呢?生:早晨。生:中午。生:春天。生:夏天。……师:那么多的可能你根据哪个词发现的?生:天天。师:就是这个天天。齐读开头,注意把“天天”的味道读出来。生: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师:正是这个“天天”,给了我们多少想象的空间。当太阳升起,鸟儿——生: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师:当月亮挂上树梢——生: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师:是啊!这是一段多么美好的时光,就这样,一棵树,一只鸟,一个唱,一个听,这是一份怎样的感情?生:深厚师:这么深厚的感情,可是故事却用了简单而又平淡的“天天”就表达出来了,(板书:平淡)给了我们这么多想象的空间。反思:在这部分的教学中,始终坚持让学生阅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生成问题,获得体验,发现语言文字背后的秘密。这简短的两句话,让学生反复读了多次,丰富学生的体验,丰满文章的内容。同时,通过在读中感受,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探究,感受鸟儿与树间的深厚感情;也发现文字运用的美妙,发现平淡的写作方法,获得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