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大道五步功法实修精要——我的气功实修实证之心得诀要慧空居士转自百度气功吧:http://tieba.baidu.com/p/2290355946?pn=1去年发表拙文《我的气功修炼之路》之后,得到了各位同修同好的指正和鼓励,看到很多同修的回帖和留言,褒贬臧否皆是进阶之动量,引领我精进修行。在此至诚随喜那些有所启发的同修,甚深感恩那些给我启迪的同修,顶礼合十。时至今日,自己也早已不再追求所谓气感、通络、功感功景,能做的惟有深入世间历景炼心,于工作、于家庭、于社会,对事对人都要负起责任,无愧于心做人,精进修行,以天地为师,以众人为师,证万物空性,悟般若智慧。(一)气功修炼的最高境界应是从有为而无为,以致“无为而无不为”,从而离苦得乐身心自在。但作为一个初学者甚至还未初窥修炼门径,却要求他以无为之法练习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最终会空耗时日不得长进,耽误了大好时光,岂不可惜。所以我的体会是:以有为法楔入,以无为法成就,才是切实可行的修炼法门,也就是说在金丹大道修炼的每个次第阶段,除了传统的所谓丹诀心法,还应有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功感功态,针对每个人不同天赋资质禀赋的具体心诀,正所谓“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古人早有论断,各位同修自能心领神会,不必赘述,至于具体的有为心法,将在下文以我自己的实修为例,逐步展开阐述,揭示如何从有为进入无为,由必然进入自然之路。关于金丹大道,不同门派、不同师承、不同文献记载各有表述不同,但基本修炼次第大同小异,并无不同,但在具体修炼实践当中,很多人往往会觉得迷惑不已,好比一艘小船进入了一个纵横交错,布满沟叉的迷宫般的芦苇荡,看不到通往目标的通衢,看不清方向和目标,从而迷失自己的修炼之路,最终在是是而非的疑惑中原地打转而终生无所成就。很多人,还会按照功法当中的修炼次第,提前给自己划出了一条道,在典籍中前人已经成就过的功景描述中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认为每一步就应该是这样的或那样的,自然就落入了前人的窠臼之中而裹足不前岂不知,这其中最大的理解谬误在于:这些描述是当你修炼达到那个层次后,用来对比和印证的,并不是提前按照那个次第修炼的,俗活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个人机缘天赋资质各不相同,千人千面,性情体质禀赋各有千秋,怎么可能都和已有功法中的过程一样呢,因为气功修炼从来就不是一个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过程在你没有实修实证某个境界之前,你永远不知道你下一步打开的修炼之门背后会展示怎样的场景,只能从前人的描述中想象猜测,甚至以为有些只是神话传说、幻想和比喻,却不知:“道”就在那里,无论你看见看不见,承认不承认,都无碍于其无始无终的本质。(二)1唐代高僧永嘉玄觉大师说过:“大象不游于兔径,大悟不拘于小节。”我的气功修炼之路,在修炼次第大的方向上,和师承均能一一印证,无出其右,证明古人所述真实不虚,但在每个具体的阶段,具体的功景功感功态,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进阶之功法心诀,却又因时因地各不相同,时有变化,正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正宗玄奥义理和自身实践相结合,才能找到自己正确的修炼成就之路,希望各位修炼者详察之,必能举一而反三,从而在修炼之路上突飞猛进,万里之遥只在须臾之间。我从小体弱多病,当年步入气功修炼之路也是机缘使然,并无刻意求之,从修炼的初始就是以童蒙稚子之心态和有限的理解开始的,并没有学习大篇的理论典籍气功经络学说什么的,只是从传统武术,站桩,气沉丹田开始的。所谓气沉丹田,并不是硬气功或者叫做外家功夫的那种刚猛的吞气式的气沉丹田,而是以柔和的捧起灌顶,双回气,收入下腹(下丹田),同时配合站桩,让自己的丹田逐渐充实饱和起来,并渐渐有了热感,试想一下,如果一开始就打坐入静,意守丹田,谁又能找到感觉呢。问题一:下丹田的位置?刚开始修炼的人可以把它准确定位在肚脐下三寸小腹正中线上,如果难以感知,可以找到位置后用手指适度按压,让自己脑海中有个位置记忆,然后在站桩时将意念若有若无存想此处即可,至于站桩,无论采用太极桩、混元桩、无极桩、形意桩都无碍,具体姿势在此不作赘述。等下丹田真的有了气感、热感、跳动感、收缩感,其实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