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高效生动的语文课堂西固一校陈作伟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在这里要和大家共同探讨的话题是《追求高效生动的语文课堂》。谈不上经验,只说感受。我认为高效生动的语文课堂,应该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以生为本,要看三点:第一点,学生是否喜欢和期待上这一堂课。第二点,这堂课学生是否有收获:即是否得到了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技巧,是否得到了良好的情感熏陶。第三点,这堂课学生学习反馈的信息渠道是否畅通,教师能否及时掌握并快速反应跟进,查漏补缺。先说第一点:让学生爱上语文课。作为老师,和学生最直接的接触在课堂。因此,老师必须用好上课时间,让学生先爱听语文课。当学生在你的课上体验到语文的魅力与学习的乐趣时,他就会成为你课堂忠实的“观众”。1.讲课要有激情,要在课上抓住学生的心。我所说的“激情”,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讲课的语调,如果讲什么课都是平平的语气,没有高低起伏,没有抑扬顿挫,40分钟下来,就难怪学生要昏昏欲睡了。我想,对待不同的文章,要带着不同的感情去分析、讲解。有些课文要讲得生动活泼;有些课文要讲得深沉含蓄;有些课文要讲得有理有据;有些课文则没必要讲。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自己先融入到作品当中去。教学过程中,还要善于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激情。因为当学生发现我们讲到的内容是他们所熟悉的生活时,就会兴趣盎然。一次阅读教学时,遇到了这样两个成语:众目睽睽和寥寥无几。虽然我把词义告诉了学生,但我要求他们当场造句时,由于怕说错的心理作怪,竟然没几个人举手。于是我灵机一动,问道:“大家明白什么叫‘众目睽睽’吗?”学生们纷纷点头。我又问:“那么现在教室里谁处于‘众目睽睽’之下呢?”“老师”,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看来这个词他们已经理解了。我紧接着用“寥寥无几”说了句话:“当老师提出问题以后,举手回答的同学‘寥寥无几’,老师很郁闷。”学生们一下子笑了,似乎是对刚才不敢回答问题感到有些不好意思,然后,又不约而同地举起了手。12.每节课应该让学生有愉悦的回味。本节课的回味,就是下节课的引子。令人回味的可以是你的轻松幽默或一则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可以是你的声情并茂或一次针锋相对的交流和辩论;可以是你的真挚赞赏和鼓励;也可以是一场紧张而兴奋的小组竟赛;还可以是你的平等和蔼或情境表演。这样,学生的思维张扬在教师的引领之下,学生的想象力放飞在教师的点拨之下,学生的智慧生成在师生的交流之时。记得学习《九色鹿》这篇课文时,我让全班同学积极参与、自由组合、分角色进行了现场表演,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智慧在表演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展示。这样的课堂不值得回味吗?3.要让课堂多一些开放,多一些互动。学生往往比老师更了解自己的兴趣和问题所在,所以有些课与其按照老师既定的方案去教,还不如让学生自发地去问,去想,去做。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的设计当中来,听取他们的建议。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品词析句中,在自主感悟中,在书声朗朗中,在情感体验中领略语言文字的美好。这样的课堂,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再说第二点:让学生简单扎实地上好语文课。简单,就是要教学内容简约,教学重点突出,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方法简便。扎实,就是给学生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底子,抓好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1.“简单的教学环节”。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在已知的基础上探求未知。学生能自己读懂的就应该让他们扎扎实实地读,学生能自主解决的就让他们通过充分的思考和讨论来解决。教师该做的:唯有“启发诱导”。教师应紧扣教学目标,用一两个能牵动全文的线索或问题去引导学生解决一堂课的重点与难点,每堂课学生获益不求多但求好。教学设计还应尽量排除一些形式化东西,最大限度地追求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只有设计环节的简约,学生才会有充分的时间读书、写字、说话、练笔。学生才能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感悟,从而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2.“扎实的听说读写训练”。2要体现新课标提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实践“三维目标”思想,语文课堂就要扎扎实实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