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初来乍到,却被副手将了一军。几个新人都成了“副手的人”。他感到自己简直要被架空了。出场人物邱子桓新产品开发部业务经理向钧副经理邱子桓的副手PK现场处理完手头的邮件,邱子桓才想起来,向钧中午碰面时说下午部门要开个会。邱子桓一看时间,已经晚了半个小时。他还是急匆匆地赶到会议室,向钧正在主持会议,会议的核心主题却是关于部门新人以后发展的话题,向钧看到邱子桓,略微怔了一下,然后便匆匆宣布会议结束了。邱子桓心中掠过一丝不快,向钧居然从来没有透露过会议安排。而接下来,类似的先斩后奏越来越多,有一天,助理突然通知他,要开展部门内部的业务交流,而邱子桓对此竟然一无所知。原来,一切都是向钧下令通知的。邱子桓很郁闷,原因很简单,他被副手将了一军。邱子桓是半年前跳槽到现在的单位的,因为他的到来,公司成立了一个新部门——新产品开发部,邱担任部门负责人,公司特意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向钧给邱子桓做副手。部门不大,开始只有他们俩,后来陆续充实了几个新人,工作才慢慢开展起来。新产品开发部业务涉及跨部门合作比较多,其中两个新产品开发项目分别由邱子桓和向钧负责。向钧领头的研发项目已进入攻坚阶段,因此部门的新人,除了一个助手,其他几个都是协助向钧的。初期,两人配合得很好,关系也相处融洽。在向钧的帮助下,邱子桓很快熟悉了单位的业务流程,在遇到一些部门矛盾的时候,两人有商量、有沟通,一起想办法出主意。他们这对黄金搭档一度是领导表扬的对象。邱子桓也对向钧的帮助相当感激。但是,不久前,邱子桓却发现问题有点不对了。上个月,邱子桓处理完手头的一个大项目之后,开始着手制订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其中牵涉到大量需要和领导汇报,和兄弟部门协调、争取的情况,他天天泡在会议室和领导办公室,绞尽脑汁跟上级领导和其他部门协调,争取部门利益。而部门的内部管理他根本无暇顾及。一个月下来,邱子桓居然发现自己快成部门里多余的人了,几个新人请假都跟向钧请,签字都找他签,而向钧也就当仁不让,当着邱子桓的面签字,视他如无物。碍于面子,邱子桓选择了沉默。此外,在协调部门利益的时候,邱子桓遇到其他部门很强势的压力,有时和向钧聊聊,想听听他的建议,可向钧却全然没有以前的热情,总是摆出一副“这是你的事情,你没处理好,我也没办法”的姿态。这个月,邱子桓被老板抽调到一个临时项目组,动辄出差,对部门里的事情更加无法监控了。等到他把手上的事情做完,重新开始长期坐办公室,发现事情已经很糟糕了:几个新人都变成了“向钧的人”。邱子桓感到自己简直要被架空了。对话背靠背邱子桓他想自立门户,争取扶正我一度认为,部门就这么几个人,不需要我在管理上费多大心思。现在看来,这种想法未免太“天真”。向钧一直明里暗里地跟我提一个说法“他们几个(指作他那块业务的新人)是我分管的”,言下之意,那是他的一亩三分地,请我不要插手。事实上,究竟他分管什么,我分管什么,单位领导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但是按照职位,我是他的上级,这一点一直是明确的。有朋友说,被副手将军、架空,都是我惯出来的,他说我这个上级当得太和善了。也许,我是好说话,但是,作为一名空降兵,面对副手这样的老资格,如果摆出一副正儿八经的上级嘴脸,恐怕也难以开展工作。有时候从向钧的角度想想,他在单位熬了好多年,还只能做副手,而我比他年轻,却一来就当正手,难免让他心里不平衡,他想自立门户,争取扶正,也是人之常情。但是,目前的工作状态,实在是让我忧心,几个新人都变成了“他的人”。在部门以外,领导都认可我,但在部门以内,同事都跟他亲。我简直要被架空了。如何面对这样的副手?如何让部门里不要形成我一派、他一派?向钧帮他分忧解难,却不领情说实话,当初邱子桓初来乍到,我还是真心实意地想帮他的。部门业务一天天有起色,新人也陆续进来了。我带的项目进入攻坚阶段,几个新人还需要培训和指导,我这边项目忙得团团转,邱子桓那边却不见踪影。他来办公室来得很少,我也知道他在公司或外面开会什么的,部门内的大事小情我当然得操心了。没想到,我帮他分忧解难,可他却不领情。眼下,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