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启动器的原理、常见故障机排除方法1.1软起动器功能、性能概述软起动器是继自耦减压起动器、星-角减压起动器等之后,采用电子半导体器件(晶闸管)和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化程度较高的一种新型电机起动装置,而且工作性能优于上述减压起动器。软起器本质上仍属于减压起动装置,但是减压范围更宽,且可以调整。星-三角减压起动器起动电压为三相220V,运行电压为三相380V,电机只能在此两个电压点上运行,为有级减压起动模式。而软起动器,起动初始电压可以调整为任意电压值,如60V,然后由60V线性上升至380V,电机的起动过程更为柔和,是一种电机电压平滑上升的无级减压起动模式,减缓了起动时造成的机械和电气冲击,能将起动电流限制在电机额定电流的4倍以内。软起动器,不但可以使电机“柔性”起动,而且可据需要“柔性”停止,如用于供水控制时,可有效消除“水锤效应”,对管网起到保护作用,这是除变频器以外的起动器,所无法做到的。软起动器通常有较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可以对运行参数进行设置,并显示工作状态。可以设置多种起动模式和停止模式,对起动时间、软停时间进行设置;有完善的保护功能,可灵活设置相关保护参数;有的机器具有先进的RS485等通讯功能,允许多种(模拟量和数字量)控制信号输入,和有多种控制信号(模拟量和数字量)输出,控制功能强大,便于构成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控,有工作电流、故障信号报警等功能。运用串接于电源与被控电机之间的软起动器,控制其内部晶闸管的导通角,使电机输入电压从零以预设函数关系逐渐上升,直至起动结束,电机运行于全电压和接近或达到全速运行后,经一定延时控制,使旁路接触器闭合,软起动器的输出停止,改由接触器为电机供电。软起动过程结束。软起动一般情况下只负责对电机起动,为短时工作制设备。部分软起动器将调压节电器(见第几章的内容)的控制功能融汇进来,形成一种集电机软起动、软停车、轻载节能和多种保护功能于一体的新颖电机控制装置,成为连续工作制设备。软起动器实质上是一种三相交流调压设备,主电路采用晶闸管,在起动过程中,控制晶闸管的导通角,使三相输出电压按预设起动曲线上升,电机起动转矩与转速逐渐增加,一般有下面几种起动方式:1)斜坡升压软起动。这种起动方式最简单,不具备电流闭环控制,仅调整晶闸管导通角,使之与时间成一定函数关系增加。用户可以先设置一个初始转矩(电压),在加速斜坡时间内,电动机的端电压均匀上升至全电压,然后由延时控制,旁路接触器闭合,电机起动过程结束,进入运行阶段。该起动方式,适用空载或轻载起动。图1常用斜坡升压软起动曲线(2)斜坡恒流软起动。这种起动方式是在电动机起动的初始阶段起动电流逐渐增加,当电流达到预先所设定值I1后保持恒定,在此过程中电机逐渐加速至达到额定转速时,旁路接触器闭合,电机电流迅速下降至额定电流Ie以内,起动完毕。起动过程中,电流上升变化的速率是可以根据电动机负载调整设定。电流上升速率大,则起动转矩大,起动时间短。1图2恒流软起动曲线图(3)脉冲(突调)冲击起动。在起动开始阶段,提供一个短时的较大转矩,满足在起动时需要一个较高起动转矩的负载,以克服负载的静摩擦力,然后再进入电压斜坡(或恒流)起动模式。此种起动方式适用于带较重负载起动或负载静摩擦力较大的场合。图3脉冲(突调)冲击起动曲线图另外,尚有电流斜坡起动模式、电流、电压双闭环起动模式、双斜坡起动模式等,个体应用时,要根据负载特性进行正确调整,达到减小起动电流、缩短起动时间、顺利起动电机的目的。软起动器的停车方式,也有如下几种:1)自由停车。在这种停机模式下,软起动器接到停止命令后即断开旁路接触器并禁止晶闸管的调压输出,电机依负载惯性逐渐停车。适用于对停车时间和停车距离无要求的负载设备。2)软停车。在这种停机模式下,电动机的供电由旁路接触器切换到晶闸管调压输出,输出电压由全压逐渐减小,使电机转速平稳降低,直至停止。适用于对停车时间有要求和柔性停机要求的泵类负载等场合。曲线例图见图42图4软起器的停机模式之一3)直流制动停机,又称为精确停车控制,一般软起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