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黄河获奖案例VIP免费

黄河获奖案例_第1页
1/6
黄河获奖案例_第2页
2/6
黄河获奖案例_第3页
3/6
《黄河大合唱》之《保卫黄河》教学案例学校:白银市第三中学教师:王磊课题:《黄河大合唱》之《保卫黄河》教材分析:《黄河大合唱》作于1939年3月,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以群众歌曲的音调为基础,广泛吸收了民间音乐的因素,使这部巨著的音乐语言明快简练、通俗易懂。这部合唱生动地描绘了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历史,反映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展现了抗战必胜的前景。这部合唱具有写实性、史诗性、交响性的特点,也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时代特点,为我国现代的音乐创作提供了典范。《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歌曲的齐唱为多乐句的单乐段结构,后面采用卡农的形式写成轮唱,具有进行曲的风格。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了解黄河及《黄河大合唱》之《保卫黄河》。2.学生懂得轮唱这种演唱形式并能合作演唱《保卫黄河》。3.学生懂得从学习的内容想开去,关注音乐与相关艺术。4.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通过欣赏歌曲《保卫黄河》感受作品内涵,感受不同的演唱形式所带来的不同音乐形象.,培养爱国精神。教学难点:理解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民族精神。学习轮唱的演奏形式,并能够看老师指挥,进行简单的轮唱练习。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钢琴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构想播放“黄河”的录像。课件:黄河录像课件:黄河流域图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欣赏课,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关于黄河的录像课件:黄河录像提问1: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用你所看到的黄河吗?谁来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黄河?问题2;关于黄河,你还知道哪些知识?课件:黄河流域图介绍知识:黄河是我国的第学生观黄河看录象回答:奔腾的黄河瑰丽多姿的黄河(教师启发)观看黄河流域图1.讨论研究2.启发提示3.拓宽知识面奔腾壮观的黄河,给学生以视觉上的享受,与学生的文学修养相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发学生对黄河的自豪感。二大河,全长5464公里,发源于青海的巴颜口客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共九个省区,最后由山东注入渤海。千折百弯的黄河,像一条巨龙,成为古老中国的象征人们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文明的摇篮,亲切的称它为——母亲河。(呼应学生所说)引出教学内容介绍歌曲背景,词曲作者板书:《保卫黄河》选自《黄河大合唱》板书:光未然词、冼星海曲课件:保卫黄河歌词利用故事引出主题:在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全国上下立刻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浪潮。1939年,诗人——光未然(板书:光未然词)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带来了他刚刚创作不久的新诗词《黄河大合唱》,板书:选自《黄河大合唱》,其中有一段这样的诗词(课件:保卫黄河歌词)提问:有感情的朗诵诗词,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师:在这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上,诗人光未然用自己手中的笔,创作了这段催人奋进的诗词,鼓舞着全国人民奋起抗日,保家卫国。作曲家冼星海(板贴:冼星海曲)拿到歌词后,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拖着生病的身体,创作了这首经典歌曲《保卫黄河》,这也是他所创作的大型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七乐章。1.探究与交流2.朗读诗词,体会作者的心情。3.初步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回答教师提问(教师引导)故事引入,增加趣味性,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加深记忆从文字的角度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引导学生感知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作用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将音乐形象与情感相联系。初听歌曲课件:《保卫黄河》播放《保卫黄河》全曲。(课件:播放全曲)让我们来完整的欣赏这首歌曲《保卫黄河》提问1:歌曲作者冼星海将学生回答:这段式词所便配的音乐:.雄伟、激昂、热烈。在了解了歌词的情况下,在加入音乐,这样使学生更加体会歌曲旋律带来的艺术音乐这段诗词赋予了怎样音乐,来表达他的爱国热情?提问2:这首歌曲从头到尾只有一段歌词,却给我们带来这么强烈的感受!作者到底运用了哪些音乐的表现形式?分段欣赏。留下悬念,让学生仔细品味,从音乐的作品的艺术魅力所在。(教师引导,分段欣赏)魅力.初步体会歌曲旋律特点,可以让学生们对加强对音乐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黄河获奖案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