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名好教师应着眼于孩子的未来,为孩子的终生负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正如一句话所述: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从幼儿园步入学生时代,条件、环境都变了,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因此我们平时教学重点之一,应落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在各个方面都有好的开端。尤其在一年级如果各方面都规范严格地要求学生,到二年级,学生的习惯就基本形成。在第一学段,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听、说、写、思考、阅读”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下面我就重点结合一年级教学的实际经验和大家做以交流。培养认真“听”的习惯。专心倾听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上课专心倾听包括看、听、想、做四个方面。看:就是认真看老师演示、板书和动作;听:就是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想:就是想所学的内容,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做:就是动手操作合作练习。在训练时,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倾听的具体方法。对于一个一年级的孩子,告诉他要认真听讲,他是很难理解其中所含的意思的。我们可以细致地用浅显的语言指导孩子:要做到认真听讲可以请身体的好朋友来帮忙。为了让自己的耳朵听得更仔细,必须请眼睛来帮忙,听到了还得用上脑子来思考,想好了勇敢地用嘴巴表达出来。学生学会听懂老师的要求。要想调动一年级的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让他们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要善于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教师要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富有童趣或语言的问题,要求要明确。如:教学复韵母ao的四声调时这样设计教学语言:你们瞧,ao的四声小伙伴们也赶来了,知道调号该分别标在什么位置上吗?以此调动起学生兴趣。再如:教学《阳光》一课时,可以先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个球,热烘烘。落在西升在东。在此基础上恰当地提出问题:太阳有什么作用呢?哪些小朋友能给大家讲讲呀?通过提问,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于学生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学生专注倾听同伴的讲话,注意与同伴的交流。让孩子自己把知识学会,同伴互助是很好的途径。课上应培养孩子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通过交流、汇报等形式学习新知。如:当课堂上当学完新知识之后,就可以采用同伴(桌)互相提问的形式来合作学习。给每个孩子学习的机会,注重发挥四人小组的交流作用。(二)培养学生大胆“说”的习惯。在教学中培养说的习惯,能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训练时:1、让学生有敢说的勇气。班级里,有胆大敢说的孩子,也有胆小怕言的学生,针对实际,我时时以敢说者带动、激励怕发言的孩子。对于那些爱探索、肯带头的学生,我都给予及时的表扬:XX同学胆子真大,回答问题时声音真响亮;真爱动脑筋;棒极了等等。对于那些不善于发言,怕发言的学生给予期待的眼神,鼓励的目光,并适当地点拨与引导,增强他们说的勇气和信心,只要能开口,声音轻得再离谱,我也会以鼓励的口吻对待,让他感到自己也能说,即使说错也没关系。另外经常把复述、模仿的课文中较简单的问题的发言机会让给怕发言的孩子,并给予鼓励:“你也说得很好。”“你答得非常正确,很有进步。”如果回答错了,就随机应变:“你能大胆发言了虽然回答得不完全正确,但已有进步了,老师相信你下一次一定能回答正确。”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老师能表扬他,鼓励她,他会觉得非常开心非常光荣,由此会增加说的勇气和信心。2、对学生的要求要规范、严格,让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完整。如:师:《雨点儿》一课,师:谁能说一说:大雨点儿要去什么地方?生: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师:想一想,他回答得对吗?为什么?生:他只说了一半,小雨点儿要去什么地方没说。师:你听懂了吗?再说一说。学生能说出来时,师适当鼓励,你真棒,以后看谁能完整说话。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课堂上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并善于思考,逐步培养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的习惯。如教学《影子》一课时,在充分读文之后,课堂上有几个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