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2丝绸之路》教学目标1.会认九个生字,正确读写"古朴典雅、矗立、栩栩如生、飘忽、戎装、不计其数、浩浩荡荡、高擎节杖、五彩缤纷、助兴、美轮美奂、遐想"等词语。2.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3.读懂课文内容,指导学生从古丝绸之路的故事中体会当年东西方商贸、文化的交往和繁荣景象。4.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的相关内容。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古丝绸之路上的故事情景,感受东西方文化、商贸交流的繁荣。2、了解丝绸之路在东西方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作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设计意图教学过程特色设计让学生通过自学和实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感受到新课程中历史与地理知识的渗透。一、交流谈话,激发兴趣。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2.课前大家搜集了关于丝绸之路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现在请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对"丝绸之路"的了解。3.是啊,我国的西部这条丝绸之路不仅享誉世界,而且它的沿途有着美好的自然风光,更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我国还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二、初读课文,激发想象。1、在丝绸古道上,经商的驼队络绎不绝,悠扬的驼铃声在大漠中响起,你想看看当年那繁华的情景吗?2、今天,这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就矗立在西安市的玉祥门外,作者也对它们进行了简单的描写。请你打开书,自己读一读。3、生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4、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栩栩如生、矗立、飘忽"的理解。三、深入了解,明确意义。1、在漫漫黄沙中,一条丝绸古道从古都长安向远处延伸,一直延伸到罗马。商旅的频繁往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让学生通过展示体验学习的乐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组内的互助、协调能力以及小组间的竞争精神,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而且通过拓展,可以锻炼学生查询资料和探究归纳的能力,同时通过查询资料来解释历史现象,使学生感受到因历史的、地理的因素,使丝绸之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辨证、客观地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来促进了亚欧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这巨型石雕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师板地图促进理解)2、你可知道这些骆驼背上驮着的是些什么吗?哪些人的故事与这条丝绸之路紧密相连?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4、小组交流:(1)这些骆驼背上驮着的是些什么?你还有什么补充?教师适时板书: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动物植物、友好往来、共同发展(2)丝绸之路对东西方的文化和商贸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在历史上有什么深远的意义?(3)哪些人和这条丝绸之路有关?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谈一谈他们的故事。5、全班交流。6、教师可补充讲述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所经历的故事,让学生感受丝绸之路形成的艰难,以及张骞所做出的贡献。7、一条丝绸之路,谱写了华夏灿烂文明的新篇。这条路是商贸路也是友谊路,更是发展路,繁荣路。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会沉浸在那遥远的往事中……四、回顾往事,追忆历史。1.浏览课文第2至12自然段。思考课文介绍了些什么?再用简洁的语言叙述一下这部分的主要内容。2.学生交流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板书:迎接--见面--赠礼--表演建议:小标题也可由学生自己拟定。如:这部分课文讲了哪些具草原风情画体的内容?你能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出来吗?然后根据学生的概括板书。3.再读课文,思考:文章哪些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把自己的体会写在课文的旁边。4.全班交流。(1)"将军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后兵马不计其数。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奉安息国国王的命令,正在迎候远道而来的友好使节。""骑兵迅疾分列两队,一左一右,摆成夹道欢迎的阵势。乐队奏起了军乐,人群一片欢腾?quot;"将军翻身下马,立正高呼:'本将军奉命率官兵欢迎大汉国使者!'"从这些描写安息国军民隆重的欢迎仪式的句子中感受他们对汉朝使节的尊重,体会到两国的友好往来。(2)"打开包袱,各色绫罗绸缎,五彩缤纷。""打开一看,里面装着许多特别大的鸟蛋,每个足有斤把重。这是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