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段英语作业设计每个了解课本的教师都知道,低段英语课本中每个单元中最后都会有一部分时间留给Culture这个部分用于讲授中西方文化知识。从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它已经不仅仅是本单元的一个延伸拓展,同时也是学生建立起中西方文化知识桥梁的基石。对于这类知识点,作业本和活动手册上虽有相关的题型加以巩固,笔者却认为在整个单元中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知识渗透在前面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这样既能使前后的知识点连贯,也能使学生对这个中西方文化知识点保持长久的理解和运用。设想一下,一个是10分钟就结束的教学内容,一个是当成一种文化潜移默化的进行渗透的教学,哪种更适合一种文化的沉淀?答案必然是后者。可是随之问题也出现了,两种不同文化大人都很难掌握,相加于孩子身上,他们能在哪学会更熟练地运用它们呢?这时,在课后作业设计中融入中西方文化知识就成了孩子们最好的操练、运用、巩固这些知识点的阵地,并能促使学生逐渐沉淀这两种文化于生活中。回顾周围,教师们往往注意到了中西方文化的教学,却忘了在课后如何在每次作业中去渗透中西方文化知识。因此良好的融入中西方文化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成了首当其冲要创新的环节。笔者认为:要想把中西方文化知识融入英语作业设计中,必须考虑好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如何把中西方文化知识融入低段英语的作业设计中?首先,作业设计应考虑到低段学生的个性。低段学生活泼好动,因为没有写的要求,故家作应采用多样化的手段,摆脱读给家长听这种单一呆板的模式,多设计符合孩子爱玩爱动的天性。其次,采用游戏法、猜谜语等开放式来设计家作。这些是低段作业设计最好的方式,符合孩子兴趣的培养和发展。最后,在这些活的方式中加入本课时的知识点的同时融入中西方文化知识。详细的融合作业设计方式如下:①确立该课时中西方文化知识的渗透点。这一步是所有设计的基础。没有找到两者的接合点就无法进行两者的结合型设计。所以在本课时知识的基础上找到中西方文化的切入点是关键。例如:PEP一册第六单元1-10数字的教授,可适当地切入中西方文化的幸运数字和不幸运数字这个知识点。前者幸运数字为必授性知识,后者为不幸运数字为拓展性知识。同时增加了11、12、13的教授,适当地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延伸,又能为Recycle2中11、12的教授进行预热。又如PEP三册的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就是教授事物和饮料,其中绝大部分已经在一册时进行教授,因此这时我们可以串上五册才会讲授的sweetdumplings、zongzi、mooncake、dumplings加入这些食物中来充实知识点的同时也中方文化知识融入其中。②设计应符合两个知识点的同时巩固,又兼容一定的趣味性。设计是重中之重。在有了①的铺垫后,设计就找到了突破口。在设计时应做到以下四点:a、设计要体现创造性,提供表现的机会。创造性是新课标要求下最突出的一点。要求在原由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突破。在这个低段的英语作业和中西方文化知识融合的设计中,笔者着力点在让学生自己去创造作业——学生在教师规定的条件下来创造性的完成作业。拿①中的PEP一册6单元的数字为例。学生已经知道了中西方的幸运数字是多少,那么笔者就给出一道家作题:猜猜它是谁?条件很简单,要求学生任意用前几个单元所学的一些单词来组合成自己心目中的luckynumber或者是unluckynumber。下节课可以到讲台前展示,让全班来猜猜它是谁。最后笔者收到了很多有创意的画,以下仅以其中的三副供大家参考。你们能从中看到哪些luckynumbers或unluckynumbers?第一副用文具画出了一个7。画者想表达那是西方人眼中最幸运的数字。用文具画是希望这个数字能给自己带来好运让自己英语成绩考高点;第二副用数字直接绘画成了一个包含有0、2、4、6的图画,画者想表达0、2、6分别是他爸爸、妈妈和他的luckynumber而4是全家都不喜欢的unluckynumber;第三副是一副用食物创造出的眼镜,是出自一位带眼镜的孩子之手。他希望能用这副眼镜中他的幸运数字1和0来恢复自己以前1.0的视力。孩子们的想象力简直让我汗颜,这些都是我们这些成年人所没有的世界。幸运数字这个中西方知识不仅使他们得到了精神上的食粮,这个课后作业更是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