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看建党95周年心得体会走进新世纪,面对多极化的世界格局,我们党在瞬息万变中追求着不变,同时也在不变中追求着千变万化。又是一个七月,一个声音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党95周年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看建党95周年心得体会一】对于共产党员,“党”意味着什么?党史上许多党员的“寻党”故事,正是对这个问题感人至深的回答。长征开始后,在一次突围后与组织失去联系的漆鲁鱼,一路行乞寻找党组织,从瑞金来到汕头,又辗转到上海,直到1937年10月才在重庆找到党组织。闽东苏区失陷,曾志从福建找到广州,后来又到上海,“尝尽了失群孤雁的辛酸苦辣”,历时20个月终于重新“投进了党的温暖怀抱”。大将许光达誓言“死不退出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两度与党失去联系,两度重新找到党组织。这些共产党人,以坚定的意志、不懈的追求,刻写出对党的忠诚,对信仰的坚守。xx将共产党人的信仰,形象地比喻为“总开关”。的确,信仰是内心深处的追求和坚持。思想上坚信不疑,所以意志上坚韧不拔;灵魂中坚实熔铸,所以行动上坚定不移。革命年代,信仰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和平时期,信仰则是“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正是坚定的信仰,让血肉之躯拥有了超越艰难险阻的力量;也正是忠诚的信仰,让境界因之提升、人格因之升华、事业因之兴旺。一些普通党员,也有着矢志“寻党”的经历。河北新乐人王建国,1947年复员还乡时丢失了党组织关系。为证明自己是党员,他从河北步行到南京和上海找先前的领导。直到1998年恢复党员身份,50多年他始终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还郑重攒下一笔党费。江苏泗洪的张道干,1946年因为党支部遭到敌人破坏失去党籍证明,直到2019年才重新找到入党介绍人,为恢复党籍他等待了近70年。无论是革命烽烟中,还是在建设年代里,于选择的征程上坚定不移,于追寻的道路上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无怨无悔,正是“信仰”二字的最好解释。大浪淘沙,惟真信仰不会被黑暗吞没。这是历史的启示,也是世道人心的真理。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坚守与解构、担当与逃避、奋进与堕落,交织碰撞在所难免。有人抱定“一切为人民”的信念,也有人不问马列问鬼神;有人以“愚公”自励,也有人脚踏两只船、哪边有利倒向哪边。有信仰与无信仰,结果不同;假信仰同真信仰,落差更大。作出正确的选择,坚守高尚的信仰,是我们必须回答好的考题。“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是理想屈从现实还是理想指引现实?95年过去,许多志存高远的青年,作出了与前辈一样的选择。他们或是聚拢在“青马班”“马研会”中钻研经典著作,或是寻访老党员、老战士体悟红色作风,或是重走长征路、重走“赶考”路,他们用致敬前辈的“寻党”行动,把信仰的旗帜舒展在内心深处。弄潮儿向涛头立,接过前辈的信仰火炬,烛照青年的奋进之路,青春中国才能写就新的传奇。小平同志说过:我们党有强大的战斗力,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磨砺信仰的风骨,笃守信仰的选择,我们一定能沿着95年的光荣之路,抵达憧憬已久的彼岸。中国,一个用生命搭起的国家;中国,一个用智慧与理想构造的国家。尽管这个国家有数千位君主打下了这个千秋江山,而共产党人毛主席却穿越了时代、穿透了未来。“虽然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却是有祖国的”——钱三强,一位鞠躬尽瘁、全心奉献的科学家;“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在面对敌人阴冷铡刀时的大义凛然,我们都无法体验共产党人钢铁一般的意志、视死如归的正气;“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就有了希望”的坚定信念,却让亿万中国人看到了国家的希望、看到了祖国强盛的光明。如果没有好干部焦裕禄、孔繁森和这些人民同甘共苦,也许我们就无法真正了解贫困地区人民的疾苦,无法知道基层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