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中历史《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把握“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历史的能力,拓宽学生思维,学以致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和课堂讨论等方法进行,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会学习的思维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难点:“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教学过程一、问题导读(预习教材,提取教材关键信息,记下发现的问题,准备参与“合作探讨”)1.1982年12月,通过了新中国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人大逐渐形成了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这对推进决策、,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2.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报告中第一次把提高到治国方略的高度,这是中国的一个里程碑。3.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和有机统一起来。4.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这对我国各级政府转变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次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目标的改革,使政府的职能真正转变到、、上来。二、合作探讨(师生互动,点拨解疑,共同学习,轻松又愉快。这可是新课标的理念!)【导入新课】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党的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发展越来越严重,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林彪、江青一伙别有用心地利用了毛泽东的错误.这就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动.由此导入新课。主干知识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文化大革命的发动12.历史上最大冤案3.民主法制遭到空前践踏二、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1.冤案的平反2.法律制度的健全1)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⒈加强民主法制建设⒉依法治国(1)提出: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2)意义: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中国民主法制建设新的里程碑。三、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⒈背景(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无所不包,市场基本被排除在经济活动之外。(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在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方面仍有许多关系还没有理顺。(3)加入世贸组织后,对我国各级政府转变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⒉措施:精简机构、裁撤冗员、改进作风、提高效率。⒊意义:更好地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使政府的职能真正转变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探究思考阅读下列材料:通过本节课内容以及有关知识回答:(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2)建国初期,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进行了那些探索?“文革”时期对民主法制又是怎样严重践踏的?三、整合思路(重组、综合、迁移、拓展教材,三维目标整合,学以致用,这是新高考方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但由于我国现实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在比较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建立的时间不长,发展过程中又经历2了很大的曲折,所以,它的发展还不充分,在具体形式、具体制度上也很不完备,需要大力建设。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影响多,民主法制意识少;此外,还有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这一切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严重阻碍,要完全清除它们需要一个过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只有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增强法制观念,才能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迁移拓展从4000年前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到今天我国法制建设的日臻完善,历史和现实都一再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