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把握本文的叙述线索。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3.理解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原因,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原因,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知道: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与他人的因素,而老师又是其中很重要的角色.大家所熟悉的鲁迅先生也是这样。我们学过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还记得三味书屋中老先生的名字吗(寿镜吾)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虽然施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但后来鲁迅在回忆中说道:“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人质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位老师?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我们将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去结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让鲁迅最感激的先生。二.揭示目标,明确任务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绯红()瞥见()发髻()挟着()匿名()油光可鉴()驿站()芦荟()解剖()顿挫()诘责()杳无消息()2.作者简介:鲁迅(1881年—1936年),现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幼年时受诗书经传的教育,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影响。后东渡日本学医,又弃医从文,立志用文学来改变落后的国民精神面貌。1918年5月发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则是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文小说。自1918年至1926年,陆续创作并出版了《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等专集。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鲁迅1881年9月生于浙江绍兴的一个大户家庭,祖父考中进士,曾在京城做官,父亲也曾考中秀才。但在鲁迅13岁时,家里遭到一场很大的变故,鲁迅的祖父因贿赂乡试主考官,案发被捕入狱,鲁迅家从此败落下来。而且祸不单行,鲁迅的父亲又得了肺病,经常吐血。因为当时医疗水平比较低,始终也不能确诊是什么病,再加上家道败落,不能拿出更多的钱来治病。于是就按照绍兴民间的土办法来止血,让病人喝陈年磨研出来的墨水。又请当地的中医来诊治,吃了不少中药,还用了一些稀奇古怪的药引,最终也没能挽回父亲的生命。因此鲁迅认为,“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从此鲁迅就立志学医,准备学成后“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就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于是他便到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从事了文学,成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3.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找出反映下列内容的语句:(1)文章写了那么多的事,请你把这些事情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明确】1)清国留学生赏樱花2)“清国留学生学跳舞”3)“作者在仙台受到优待”4)初见藤野先生5)留级生介绍藤野先生6)藤野先生为“我”添改讲义;7)教“我”改解剖图;8)担心“我”怕鬼;9)问“我”中国女人裹脚之事10)匿名信事件;11)看电影事件12)“我”与藤野先生惜别;13)回国后,忆藤野先生;14)丢、寻藤野先生添改过的讲义;同学们带着要了解藤野先生——鲁迅的洋老师的想法,查找并完成了事件的概括,对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四.自主学习,合作交流1.文中所写事件变换了几次地点?你认为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明确】在东京(1~3自然段)——在仙台(中间的自然段)——在北京(后三个自然段)本文是以时间为顺序,以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为线索来组织材料。2.作者目睹耳闻的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课文如何描写藤野先生的形象?【明确】外貌:黑瘦八字须戴眼镜——学者形象动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治学严谨语言:抑扬顿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