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导入新课]提问: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了谁的挑战?(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导入新课:共同原因是: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各国政府加强对经济的调控与指导。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了西欧和日本的冲击。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西欧对美国的冲击,本节课我们将了解日本的经济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原因。我们还将了解资本主义社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依然存在着大量的矛盾和问题。[讲授新课]师:二战后日本被美国占领,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70年代开始成为经济大国,80年代开始谋取政治大国的地位,右翼势力活动频繁,军国主义势力抬头,这些都是为什么呢?现在我们开始从这节课中找到答案。板书:三、日本(课件出示日本和导学提纲)1.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师提问: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日本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期是由哪些因素促成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1)日本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废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2)美国对日本的扶植。(3)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全力进行经济建设。(4)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调整国内产业结构,促进出口。例如,60年代末,日本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国之一,并大量出口。当时,日本生产的纤维和黑白电视机出口美国,超过美国该产品进口数的1/10,从而引起美日贸易摩擦。课文中的插图《60年代末日本的电视机工厂》反映了60年代末日本大量生产电视机的情况,(5)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1950年,日本的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就已经达到99%;1970年,高中学生考进大学的已达23.6%。教育的发展,为经济现代化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6)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期间,美军的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订货,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使日本经济迅速活跃起来。问题讨论比较日本和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的相同点。讨论后打出幻灯片(1)国民经济非军事化,集中全力进行经济建设。(2)美国的扶植。(3)利用高科技成就,发展新兴工业。(4)发展外向型经济。(5)积极发展教育,为经济建设培养高科技人才。(6)加强宏观管理。师讲:80年代以后,日本加大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力度,推动经济稳步发展。据统计,1960~1970年间,日本的工业生产年均增长16%,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1.3%。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1986年,日本的黄金储备达到421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1987年,日本的外汇储备超过联邦德国,居世界首位,1988年,日本的人均收入达1.9万美元,超过同期美国的1.8万美元。1988年,根据权威的美国(商业周报)统计,世界排名前30名的大公司中,日本占了22家。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板书:2.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用心爱心专心1师:日本在80年代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其实质是什么?(学生讨论并回答)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同时,日本在日美同盟的前提下展开了所谓的“多边自主外交”。1972年9月,日本和中国恢复邦交。1982年上台的中曾根康弘首相在多次场合公开声明,日本还要谋求做一个政治大国,在国际事务中有更多的发言权,并积极争取得到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席位。四、矛盾与问题1.阶级矛盾尖锐教师讲授由于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关系表面相对缓和。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拉大,阶级矛盾与冲突时有发生。以美国为例,50年代掀起了反共浪潮“麦卡锡主义”。大批进步人士被迫害,大量进步书籍被焚毁。2.社会危机加深(1)主要表现指导自学指导学生看书归纳:种族歧视、毒品泛滥、邪教横行,社会暴力愈演愈烈。(2)美国的民权运动指导自学指导学生阅读马丁·路德·金的演讲:“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的生活悲惨地为隔离的桎梏和歧视的锁链所捆缚。一百年后的今天。在浩瀚的物质财富海洋之中,黑人仍旧在贫困的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