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九年级语文下册 3《背影》教案1 长春版-长春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VIP免费

九年级语文下册 3《背影》教案1 长春版-长春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1页
1/3
九年级语文下册 3《背影》教案1 长春版-长春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2页
2/3
九年级语文下册 3《背影》教案1 长春版-长春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3页
3/3
《背影》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体会细节描写的魅力。2.品味赏析文章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3.通过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亲深深的爱子之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教学重点: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体会细节描写的魅力。2.品味赏析文章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教学难点:通过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亲深深的爱子之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欣赏歌曲《父亲》。千百年来歌颂母亲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而讴歌父亲的作品却少之又少。难道父亲就不爱自己的子女吗?不是。只是父亲的爱是无声的。今天让我们走进《背影》,感受父亲的爱。二、作者介绍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三是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三、写作背景《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作者当时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四、朗读课文1.听范读,理顺字音。2.自由朗读,熟悉课文。3.分组朗读。4.考查字词:①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②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③勾留:短时间停留。④典质:(把财产、衣物)典当、抵押出去。典,当。质,抵押。⑤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⑥踌躇:犹豫。⑦颓唐:衰颓败落。⑧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怀,心。⑨不能自已:已停止。这里是控制的意思。⑩情郁于中:感情积聚在心里。五、整体感知1.文章写了我和父亲之间的哪几件事?明确:文章通过父亲亲自送行,照看行李,讲定价钱,送子上车,拣定座位,叮嘱儿子,嘱咐茶房,为子买橘2.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确:父亲是一个细心关照、周到入微、体贴儿子……的人3.阅读过文章后,你认为文章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明确: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回忆父亲的背影。第二部分(2-6段):回忆离别时的往事,表现父亲爱子情深。第三部分(第7段):阅读父亲的信,回忆起背影,表达了在别后对父亲的思念。六、研读课文1.第一段在文章中什么作用?明确:开篇点题。引出“背影”。2.在第二段中,作者提到了“祸不单行”一词,当时作者家中的哪些事能体现这一词语的含义?明确:祖母去世,父亲失业。3.试想在这种情况下我和父亲的心情是如何的?哪句话可以体现出我的情感?明确:伤心,“我不禁簌簌地流下泪”4.从父亲的话语中你能体会到父亲怎样的一种情怀?明确:对儿子的宽慰,体现了他的爱子之情。5.作者写了家中困顿的处境,有什么作用呢?明确: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在这种悲凉的气氛下,与父亲对儿子的温情形成对照,更加显示出父爱的崇高。理突显父亲的爱子之情。七、作业1.熟读课文。2.整理本文字词。板书设计:背影朱自清一、回忆背影二、回忆往事三、思念父亲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九年级语文下册 3《背影》教案1 长春版-长春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