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逸夫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出师表》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VIP免费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逸夫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出师表》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1/3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逸夫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出师表》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2/3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逸夫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出师表》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3/3
第24课《出师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融情于议论、叙述,以情动人的写法方法。2、了解奏表的特点,了解诸葛亮的治国主张。3、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教学重点:掌握本文寓情于理、寓情于事,情挚辞切的特点。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清行文思路,深刻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2、正确理解诸葛亮的“忠”。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为后人所景仰。“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二、介绍文体和写作背景1、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三、范读课文注意生僻字词及长句的断句。四、由同学朗读课文1、参照提示和注释粗通文意。2、辨析古今异义词:(1)开张:今义是商店开业;本文中的古义是开放、扩大。(2)痛恨:今义是深切地憎恨,古义是痛心和遗憾。(3)卑鄙:今义是品质恶劣,古义是地位低微,见识浅陋。(4)感激:今义是由衷感谢,古义是感动、激动。(5)谨慎:今义是做事小心,古义是认真、慎重。3、学生齐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全文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1—5段),写临出师前的忠谏,提出了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的具体建议。第二部分(6—9段),追述刘备的知遇之恩,表白自己精诚图报的忠心,点出出师本题,表示兴复汉室的决心。五、中心意思这篇表文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情感和北定中原的决心。六、写作特点(1)这篇表文发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第一部分寓情于议;第二部分寓情于事;表中的抒情和叙事都是因事而发,同时抒情和记叙又转过来加重了议论的分量,有强大的说服力。(2)讲解“寓情于议”的特点:诸葛亮谈形势,教方法,摆先帝任贤事实,引历史经验教训,其目的都是希望后主能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的道理。这种把诚挚的感情、殷切的期望融合于摆事实、讲道理中的论证手法就是“寓情于议”。作者之所以采用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意在使后主能容易接受建议,达到规劝目的。(3)语言是臣子的身份,又是长辈的口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逸夫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出师表》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