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和电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单位。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4.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知道电源有正、负极。5.会区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6.知道电路的组成。会读、会画一些电路元件的电路符号及简单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电路和串、并联电路。7.知道并能够识别通路、短路和断路三种电路状态,知道短路的危害。8.知道电流的形成,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了解电流的意义,单位。了解一些常见用电器的电流。9.理解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过程与方法1.在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科学家所用的推理方法。2.通过学习电路知识,规范作图方法,培养读图、作图能力。3.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认识电路、体验电源和用电器中的能量转化。4.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电路的串联和并联方式。5.通过对电流表的实物观察认识电流表,能够辨认表盘量程和分度值。能正确使用电流表进行测量和读数。6.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比较实验数据,总结出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的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的实例。2.通过探究学习,提高学习电学知识的积极性,并且实践电路图的画法和电路的连接,了解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重点难点】重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的特点难点:会画电路图和连接实物图。【教具准备】小灯泡二个,电源,开关三个、导线若干、电流表【教学方法和学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比较法、归纳法等【教学过程】一.回顾基础知识,1.带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2.自然界中存在种电荷,它们之间的作用规律是。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4.验电器的原理是:5.电荷的形成电流;我们把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6.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是:7.电流的单位有,测量电流大小的仪器是,它用符号。8.电流表的使用方法是: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①电流表要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柱流入,流出,否则指针。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原因电流表相当于。9.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是指断路是指短路是指10.电路图:图叫做电路图。11.连接方式:串联并联定义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特征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用电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器互相影响。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开关作用控制整个电路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该支路。电路图实例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家庭中各用电器、各路灯12.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①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③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④观察结构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电器,若“首→尾→首→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⑤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电路,可根据它们的某些特征判断连接情况。13.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是;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是二.例题1.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有两种,分别是______联和______联。2.图5-4所示的电路中,L1和L2是______(填“串联”或“并联”)接入电路的。开关S1控制灯泡______,S2控制灯泡______,S3是总开关;当S1、S2闭合,S3断开时,灯泡______发光;如果只让L1发光,则应该使开关______闭合,______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