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全程复习方略】(江苏专用)2013版高中生物-4.1、2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课时提能演练-新人教版必修3VIP免费

【全程复习方略】(江苏专用)2013版高中生物-4.1、2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课时提能演练-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1/7
【全程复习方略】(江苏专用)2013版高中生物-4.1、2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课时提能演练-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7
【全程复习方略】(江苏专用)2013版高中生物-4.1、2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课时提能演练-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3/7
课时提能演练(三十一)(45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包括8题,每题5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2012·皖南八校联考)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②种群是繁殖的基本单位③种群是群落的基本单位④种群是物种的存在形式⑤种群可以作为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单位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2.(易错题)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随机取样方n个,每个样方的生物个体数量为X1、X2、…Xn,则样方内生物个体数量的平均值为(X1+X2+…+Xn)/nB.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C.计数时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D.标志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估算公式是:第一次捕获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个体数3.(2012·聊城模拟)将若干只雌、雄鼠放在一定大小的笼子中饲养,让它们自由交配繁殖,并且给予足够的饲料和水,则笼内鼠的数量和饲养时间之间的关系最可能是图中的()A.aB.bC.cD.d4.某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在停止增长时()A.增长速率大于零B.成年个体数量最多C.出生率及死亡率均为零D.种群密度最大5.(预测题)科研人员对某草原一种野生动物的种群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物的种群增长曲线呈“J”型B.死亡率增加的原因是食物、空间和天敌等因素C.要合理利用该种动物资源,应将种群密度始终控制在D点D.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16.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种群开始呈“J”型增长,达到K值后呈“S”型增长B.图中种群在时间相对值为2时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草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D.因为植物群落有分层现象,所以种植玉米时要合理密植7.如图表示某一种群在有限环境中增长的曲线。现围绕此曲线的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K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其数值是恒定不变的B.在K值之前,种群的数量逐渐增大,年龄组成由增长型逐渐转为衰退型C.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他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死亡率D.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数量达到K/2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8.(2012·徐州模拟)对某地区新引入某生物的种群增长速率1~7年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如表。下列对该种群描述错误的是()年份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第6年第7年增长速率0.661.542.813.672.941.650.03A.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C.种群增长速率受种群密度的制约D.第4年该种群的出生率最大二、多项选择题(包括2题,每题6分,共12分。每题不止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9.(2012·盐城模拟)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是鱼类等海洋生物的饵料,其生长状况受紫外线B波段(UV-B)辐射量的影响。科学家探究UV-B辐射量对小球藻生长影响的实验,其结果如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培养皿编号UV-B辐射量(J/m2)实验后小球藻数量A0020×104A10.227×104A20.826×104A31.614×104A42.210×104A53.06×104A.A0在实验中不起作用,可以省略B.A2中的小球藻增长最快时,种群数量约为13×104C.在实验所用的辐射量中,能促进小球藻生长的剂量有3个2D.由此可知在一定范围内(少量的)UV-B辐射量可促进小球藻的生长,辐射量过高则会抑制小球藻的生长10.(2012·徐州模拟)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捕获数/只标记数/只雌性个体数雄性个体数初捕50502822重捕50103218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B.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7∶2D.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50只/hm2三、非选择题(包括3题,共48分)11.(12分)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1)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有着重要意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全程复习方略】(江苏专用)2013版高中生物-4.1、2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课时提能演练-新人教版必修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