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传统工业区的概念、分布特点。2.掌握德国鲁尔区的区位特点、衰落的主要原因和综合治理措施。【重点难点】1.传统工业区存在的问题及其综合整治途径。2.运用地图和资料对传统工业区的区位条件、衰落的原因、及综合整治进行分析。【知识梳理】一、传统工业区1、重要的传统工业区(1)典型地区:德国工业区、英国工业区、美国工业区、中国工业区等。(2)基础:丰富的、资源。(3)工业部门:、、、、等工业为主。(4)特点:以为核心,规模大。(5)问题:原料、燃料消耗,运输量,严重。(6)现状:20世纪70年代后,经济开始;各国已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改造。2、德国鲁尔工业区(1)区位优势:①丰富的资源(鲁尔煤田)②离区较近(法国洛林铁矿区)③充沛的(莱茵河及其支流)④便捷的(水运、铁路、高速公路)⑤广阔的(欧洲经济发达区)(2)衰落的原因:①产业结构;②煤炭的能源地位;③钢铁市场竞争日趋;④的广泛应用,的冲击;⑤严重、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3)综合整治措施:①调整,发展;②优化。【思考探究】根据教材67-68页资料,参考鲁尔区综合整治的经验,在分析我国辽中南传统工业区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为它的改造献计献策。(1)根据资料分析,辽中南工业区有哪些区位优势?(分点作答)①资源:②交通:③市场:(2)影响辽中南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比较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区位的异同。(参考德国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认真分析,分点作答)(3)分析辽中南工业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衰落的原因。(德国鲁尔区的衰落的原因,仔细阅读材料,分点作答)(4)参照德国鲁尔区的经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分点作答)【尝试训练】1.下列工业区均属于传统工业区的是A.鲁尔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B.硅谷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工业区C.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工业区、英国南部工业区、珠江三角洲工业区D.俄罗斯的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德国南部工业区、英国北部工业区2.右图中阴影部分为某国著名工业区,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工业区经济趋于衰落,其主要原因是①受到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②石油、天然气代替煤炭成为主要能源③技术的进步使得单位产值的耗煤量增大④该工业区生产结构多元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右图是德国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联系示意图。图中有一个箭头不恰当,这个箭头是A.①B.②C.③D.④右图为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回答4-6题。4.50年代鞍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A.高科技力量雄厚B.水陆交通便利C.水资源丰富D.矿产资源丰富5.图中各企业高度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A.存在投入——产出联系B.共用原料和基础设施C.共用劳动力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6.不符合鞍钢未来发展方向的叙述是A.引进技术,改造传统企业B.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治理污染,美化环境D.发展科技,繁荣经济7.下图是“中国和德国最大的工业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是中国的____________工业区,图乙是德国的_____________工业区。(2)比较甲、乙两地区位优势的异同点,将下列选项的字母填入图四中相应的小圆内(每个小圆内只能填一项)A.地理位置优越B.著名国际金融中心C.煤炭资源丰富D.水陆交通便利E.水能资源丰富F.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好G.农业发达,著名的鱼米之乡8.某城市有煤、铁和盐等资源,且计划布局钢铁厂、火电厂、化工厂、煤化工基地、煤气厂、造船厂、纯碱厂和重型机器厂,读下图回答问题。甲工业区相同点乙工业区(1)将煤化学工业基地、火力发电厂、化工厂、纯碱厂填入图中相应的字母位置内。ABCD(2)该城市郊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A.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林牧副渔业B.以粮食生产为主,满足人们的需求C.以生产蔬菜、肉、乳、蛋、禽为主,满足城市居民需要D.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畜牧业,为该城市的工业生产提供资金和原料(3)如果利用便利的海运条件从外地调入棉花,在钢铁厂、造船厂附近布局棉纺织工业,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4)火力发电站排放大量的粉煤灰,从治理“三废”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