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陈涉世家》教学目标:1、疏通课文大意。2、理解背诵文中能充分展示人物形象的个性化语言。3、了解陈胜起义的原因和经过。教学重点:1、重点文言实词、虚词;2、陈涉起义的原因、经过;3、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描写。教学设想:1、在熟悉课文的前提下,疏通文意。主要利用正音、断句、范读等方法,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然后由学生试译课文,疏通文意,其中,读不懂的语句,集体解疑。2、充分利用课后练习,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减轻学生负担。落实训练重点。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了解作者和《史记》。2、朗读课文,进行正音。3、初步了解课文大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中国几千年的漫长封建统治中,曾涌现出无数的英雄志士。他们为反抗封建统治,揭竿起义。陈胜、吴广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或:大家学习过中国历史,中国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是在哪个朝代?起义领袖是谁?)(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简介《史记》及司马迁。学生阅读课文注解①,了解作者以《史记》,教师作下面的补充:《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表10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不等方面的情况)8篇。虽是一部史书,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其父司司马谈也是著名思想家。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触怒皇帝,被捕入狱,受腐刑(宫刑)。后发愤著书,写成《史记》,自己也抑郁而终。三、检查预习(进行正音、断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泪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教师出示投影,进行正音。阳夏jiǎ辍chuò耕嗟jiē乎鸿鹄hú闾lǘ左適zhé戍度duó已失期数shuò谏故陈胜王wàng间jiàn令吴广忿恚fènhuì尉罾zēng笞chī广宁nìng有种乎徇蕲xùnqí以东会huì计事社稷jì被pī坚执锐车六七百乘shèng△学生一人一段朗读课文。读后教师略作评价或点拨。要求:读准字音并正确停顿。△教师出示投影,请学生正确停顿下列各句:(1)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4)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清字的读音和句中停顿。△学生齐读课文四、指名解释1~2段部分重点字词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若为佣耕何富贵安知適戍渔阳会天大度已失期法皆斩苦秦以数谏故今或闻诚以吾众为天下唱以为然五、试译课文1、学生借助注解疏通刘文大意,把不懂的词、句做上标记,待全班讨论解决。2、师生研讨:(1)用一句话概括第1段的主要内容;(2)第1段是从哪几方面来写陈胜的?(3)第一段写佣者的话的目的是什么?(4)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联系?六、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完成“思考和练习”二、三。第二课时教学要点:集体解,解疏通文意。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让学生口头回答书后“思考和练习”二、三(说明:从检查作业入手,目的是通过朗读、解释加点的字,温习课文内容,为下边将要进行的集体疏通文意做准备)二、听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听读时,想每句话的意思,想上一节课没有明白的语句现在明白了没有;准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三、集体释疑,疏通文意1、学生提出有疑难的语句,全班集体解疑。具体方法:一个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或句子,教师鼓励其他同学给这位同学解说明白;学生都不能解释的,教师讲解。2、抽测以下重点词语指意,然足下卜之鬼乎: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罾固以怪之:间令:之次所旁:旦日:往往语:指目:吴广素爱人:忿恚尉笞:并杀两尉:等死,死国:亡亦死:为坛而盟:比至陈:刑其长吏:3、难句选择(出示投影)苟富贵,无相忘。若为佣耕,何富贵也?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乃丹书帛曰“陈胜王”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将军身被坚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