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说课稿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2、教材简析《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进位加法”和“10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今后学习万以内的进位加法和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教材提供的情景是由学生身边的活动实例引出计算问题,并呈现了两种计算方法,设计有摆小棒和沟通计算方法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的学习活动,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算法的多样化,增加了学生思维的含量,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计算能力较强。3、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计算能力较强。本节课学生将利用这些知识自主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多种算法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作为老师要积极鼓舞。4、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根据学段目标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理解进位的原理,能比较熟练的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2)能力目标:初步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知识迁移的学习能力。(3)情感目标: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二、教法学法1、说教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究过程。情景教学法操作实验法发现法成为了我本节课的采纳的教学方法和手段。2、说学法一年级的孩子在数学学习中,他们更喜爱生动有趣的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习情境,形象具体的直观操作,丰富多彩的游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激起他们参加学习活动的热情.孩子们在这节课中将通过操作实践,观察分析,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主动参加猎取知识的过程。三、说教学过程围绕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时教学过程我分四大环节:第一环节,复习铺垫,导入新课:我先出示一组口算题,请学生回答,并说说24+5的计算过程,这是我就说:前面我们已经学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今日我们将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通过复习,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记忆,为促进知识的迁移,学习新知作铺垫。第二环节,创设情境,探究新知:这里将分三个层次来组织学生探究新知.1、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材创设了三个孩子玩画片的情境,他们分别有24张、6张、9张画片。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加法问题,并列出算式。把这些算式根据已有认知基础进行了分类板书,9+6,24+6,24+9,24+6+9.计算9+6时请生谈谈自己的算法。24+6+9可以留待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后再解决。这里通过多媒体制造出生动的生活情境中提取例题,符合学生的年龄、认知特征,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趣,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容易为学生所感知,所接受。从学生列举出的4个等式中筛选出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为学生认识新知提供了背景。2、教学24+6:提问:24+6等于多少呢?有困难可以请小棒来帮忙。学生先独立操作、思考,再沟通。沟通时可请学生上台边操作边讲解、述:先算4+6=10,即将4根和6根小棒捆成一捆,再算10+20=30,即1捆和2捆合起来一共3捆。最后再请学生复述一下计算过程。这里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究算法,再讨论沟通,进行算法整合,确认算法,并通过动手操作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3、教学24+9:提问:你能算出24+9的和吗?请学生分小组讨论,先摆小棒,再讨论算法,接着请学生边演示边讲述计算过程这里有不同的算法,既可以先算24+6=30,再算30+3=33;也可以先算4+9=13,再算20+13=33。老师将这两种算法都予以肯定。这里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过程,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