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网络表情符号》教学目标:1.了解网络表情符号的特点。2.理解网络表情符号所承载的文化内涵。3.理清文章结构,学习本文生动的说明方法。4.激发学生发明创新的热情。教学重难点:1.网络符号的特点。2.网络符号得以流行的原因。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教程:一、导入面对着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已悄无声息地走进千家万户。网络作为新的交流平台和媒介,在人际交流利用语言符号的同时,替代符号也日益增多,而网络表情符号就是其中之一。各具特点的语言符号和网络表情符号在网络交际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网络表情符号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娱乐性等特点正在一步步地辅助语言符号,增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以期望达到最佳的人际交流效果。二、作者简介申江婴,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全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理事。发表过《邮电发展战略问题系列述评》等在通信领域有重大影响的文章。邱雨,《中国网友报》资深编辑、记者,长期关注青少年网络科普教育,曾主持编纂过《网络收藏夹》、阳光绿色网络工程系列丛书等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的图书。三、检查预习风靡mí雏chú形瞠chēng目结舌荒诞dàn亚裔yì窘jiǒng相衍yǎn生尴gān尬gà四、整体感知,思考以下问题:1.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了网络表情符号的发明、传播和不同文化背景赋予这个符号的不同含义。2.本文的结构是怎样的?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安排的?明确:课文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总说人类第一张网络表情符号的发明、传播和流行的趋势。第二部分(2――6):介绍第一张网络表情符号发明和传播的过程。第三部分(7――12):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赋予网络符号的不同含义。第四部分(13――15):分析网络表情符号流行的原因和法尔曼教授对自己这个发明的说明和评价,与课文开头号首尾呼应。本文作者介绍网络表情符号是按照先总后分的说明顺序五、合作探究1.斯科特·法尔曼教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明了第一张网络表情符号?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明确:“由于当时的网络只能提供纯文字的交流方式,一些原本是开玩笑的话语被‘认真对待’,甚至被错误地当作了安全警告”。教授斯科特·法尔曼提出使用符号“:-)”来解决这个问题。“没想到,这个符号得到了师生的广泛认可,迅速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流传,又由该校毕业生带到其他地方。”与此同时,符号的内容还“衍生出许多令创始者法尔曼教授瞠目结舌的图案”。2.结合文章,请概括“网络表情符号”有哪些特点?从课文内容看,“网络表情符号”大概有下面几个特点:一是适用于互联网二是用简单的符号表达丰富的内容三是有“衍生”功能3.为什么东西方会对同一个“笑脸”有着不同的理解呢?像这样的事例你能否再列举一个?明确:文化差异。例如:红色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文化中都代表着幸运、财富和喜事。而在西方文化里,红色是血的颜色,表示冲动。4.“网络表情符号”能够被人们接受并且广泛流行的原因是什么?网络表情符号拉近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可以“像面对面一样交流”“敢于真实地表达自我”,这也是网络表情符号广为流传的真正原因。5.这篇文章在介绍网络表情符号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并体会其作用。(1)举例子日本人还在笑脸旁边加上别的符号作为修饰物,表现更为丰富的表情,如“-_-|||”表示为难而尴尬的样子,“-_-b”表示脸上滴下汗水,“~>_<~”表示被气哭了……(2)打比方这个原本很生僻的字,被网民赋予“郁闷、悲伤、无奈”的新意。其实,要理解这一点并不难。如果把“囧”字看成一张人脸,那么“八”就是两道因悲伤和沮丧而下垂的眉毛,“眉毛”下面则是无奈地张着的嘴。作用:形象,使人易于理解。生动,有文学情趣。(3)作比较东方人频繁使用微笑符号来表示友好。而这常常令美国人感到纳闷,他们会在网络上问亚裔的同事:“你为什么没事老冲着我乐呢?”在美国人看来,微笑符号的含义为“幽默”,只有在网络上展示幽默的天性时,他们才会使用这个符号。作用:准确、科学。6.品味本文的写作特色。(1)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本课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