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时1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李春和赵州桥;隋唐长安城;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2、能力目标:通过隋赵州桥与颐和园十七孔桥、玉带桥的对比,雕版印刷术与手抄笔录的对比,培养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列举隋唐名列世界前茅的科学技术成就,培养学生归纳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对隋唐科技文化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隋唐时期我国有许多科技成就都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阅古奋今的报国情感。通过隋唐科学技术成就在中国和世界的影响的教学,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隋唐的科技和诗歌成就教学难点:如何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作品。教学方法阅读指导法、自学法、创设情境导学法、归纳法、对比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学习方法1通过指导学生列表归纳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作品及其特点等内容,使学生学会利用图表概括归纳历史问题。2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教会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合理的想象,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板书设计辉煌的隋唐文化(一)(一)高超的建筑水平:A、赵州桥(石拱桥)B、唐都长安(二)雕版印刷术:A、发明过程B、主要作品(三)光耀千古的诗坛:A、李白(作品及特色)B、杜甫(作品及特色)C、白居易(作品及特色)教学反思教学后记:通过比赛背诵唐诗,无形中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同时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自隋统一,结束了几百年的割据分裂状态,至唐灭亡,期间虽也发生过一些战争,但总的来看,国家处于相对安定的局面下。从开皇之治,经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国家经济繁荣,国力强大,中外交往频繁。各族人民经过共同努力,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隋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无论是在科学技术、医学还是在诗歌、建筑、绘画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成就和伟大的创造。(二)课件演示学习目标、导读提纲1、赵州桥是谁主持修建的?是何时修建的?2、赵州桥的建筑有怎样的特点?3、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有什么地位?4、唐都长安建筑布局及特色是什么?5、什么是雕版印刷术呢?6、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个伟大诗人有哪些传世各作?各有什么特色?(三)组织学生自学:(学生标注知识要素)(四)检测:1.基础知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汇报,中上生评判、更正。2.诗人生活时代代表作特点李白杜甫白居易(五)探究新课:1、出示《赵州桥图》,学生回答桥的名称、设计者、修建的时间。学生对比三幅图,问:你所见过的桥都是什么样子的?你觉得隋代赵州桥设计得高明吗?如果你认为高明,高明在哪里?如果你认为不高明,请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假如现在人类还没有发明印刷术,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呢?3、唐诗朗诵会或者赛诗会,分小组朗诵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唐朝诗人的诗歌,并由学生说一说对这些诗歌的理教师投影图片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1)布置自学任务(2)指导自学的方法(3)明确自学的要求(4)了解他们自学中的困难,教师巡视检查引导学生去思考、动脑引导学生探索、交流教师出示图片学生各抒己见阅读、思考,自己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组长组织学生汇报,学生各抒己见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分析解。4、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学生活动:用萝卜、橡皮等材料做图章,通过实际的动手了解古代的印刷术小节:从开皇之治,经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国家经济繁荣,国力强大,中外交往频繁。各族人民经过共同努力,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六)当堂训练、完成课堂作业。1.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建筑物是()。A.江苏宝带桥B.北京玉带桥C.大明宫含元殿D.河北赵州桥2.在中国古代医学史上,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的是()。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孙思邈3.被人们称为“诗仙”的唐代诗人是()。A.王维B.李白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