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意义课标:用分子动理论和统计观点解释气体压强和气体实验定律。学习目标: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1)能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并能知道气体的压强、温度、体积与所对应的微观物理量间的相关联系。(2)能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三个气体实验定律。2.通过让学生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有关的宏观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微观想像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并渗透“统计物理”的思维方法。3.通过对宏观物理现象与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分析,对学生渗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哲学思维方法。重点难点:1.用气体分子动理论来解释气体实验定律是重点,它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2.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因为它需要学生对微观粒子复杂的运动状态有丰富的想像力。课堂导学:自主学习:看课本随机性和统计规律:(1)必然事件---(2)不可能事件----(3)随机事件---(4)统计规律课堂研究:一、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有哪些?1(1)理想性气体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认为气体分子除相互碰撞及与器壁碰撞外不受力作用,每个分子都可以在空间自由移动,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分子可以充满整个容器空间。(2)现实性分子间的碰撞频繁,这些碰撞及气体分子与器壁的碰撞都可看成是完全弹性碰撞。气体通过这种碰撞可传递能量,其中任何一个分子运动方向和速率大小都是不断变化的,这就是杂乱无章的气体分子热运动。(3)规律性①从总体上看气体分子沿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均等,因此对大量分子而言,在任一时刻向容器各个方向运动的分子数是均等的。②大量气体分子的速率是按一定规律分布,呈“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且这个分布状态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时,平均速率会增大。二.关于气体压强微观解释的教学1、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对确定的气体而言,温度与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有关,温度越高,反映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2、体积影响到分子密度(即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对确定的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而言,分子总数N是一定的,当体积为V时,单位体积内n越小。3、分析气缸内气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结论(1)见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是大量分子对器壁连续不断地碰撞所产生的。(2)气体压强的大小等于大量的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4、影响气体压强的两个因素一是气体分子的二是气体分子的由以上的因素可知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与温度和体积有关。2三.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实验三定律1、玻意尔定律(1)宏观表现: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时,(2)微观解释: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体积减小分子就越密集,2、查理定律(1)宏观表现: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体积不变时,(2)微观解释:体积不变,则分子的密度不变,3、盖-吕萨克定律(1)宏观表现: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压强不变时,(2)微观解释:温度升高,则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的作用力变大,而要是压强不变,则[当堂达标]1、下列哪些量是由大量分子热运动的整体表现所决定的()A、压强B、温度C、分子密度D、分子的平均速率2、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积不变,压强增大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B、温度不变,压强减小时,气体的密度一定减小C、压强不变,温度降低时,气体的密度一定减小D、温度升高,压强和体积都可能不变33、从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解释在图中,竖直放置两端封闭的玻璃管升温时液柱的移动方向。[自我检测]1、分子运动的特点是()A、分子除相互碰撞或跟容器碰撞外,可在空间里自由移动B、分子的频繁碰撞致使它做杂乱无章的热运动C、分子沿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均等D、分子的速率分布毫无规律2、下面关于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B、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时,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性质——温度相同C、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D、温度的高低决定了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3、下面关于气体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对器壁产生的压强是由于大量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