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抗击侵略的英雄业绩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掌握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使学生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简况。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奠定基础。2、通过对雅克萨之战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清军抗击沙俄侵略者的正义性,并认识《尼布楚条约》是在平等基础上签定的。会分析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清王朝统一台湾的不同性质,归纳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史实证据。教学重难点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是本课的又一重点也是难点。难点:正确理解民族英雄的概念,理解中俄《尼布楚条约》中俄东段边界的具体界线。正确分析《尼布楚条约》是在平等基础上签订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明清两朝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在明清强化专制统治之际,世界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殖民势力相继来到东方,开始对中国进行侵略和掠夺。葡萄牙侵占澳门,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在台湾登陆,相对落后的沙俄也将手伸到黑龙江流域。东方的日本,因国内的分裂和内乱,一批亡命海上的武士出没于中国的东南沿海进行掠夺和骚扰。中国面临外国侵略的严峻形势,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军抗击沙俄的入侵,体现了中华民族抗击侵略的英雄业绩,从而导入新课。二、引导学生学习1、戚继光抗倭(1)倭患的形成(2)戚继光的志向“身先士卒,临敌忘身”,“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表达了他立志扫灭倭寇的决心和不计名利的崇高品格。(3)戚继光业绩抗倭胜利的原因:戚家军纪律严明;戚家军战斗力强;军官身先士卒。抗倭作战路线:山东——浙江——福建——广东(4)戚继光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斗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民族侵略的斗争,因此戚继光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民族英雄。区别于岳飞和文天祥的关键在于:戚继光抗倭斗争是抗击外国侵略岳飞和文天祥抗金、抗元属于国内民族间的战争。2、郑成功收复台湾(1)先引导学生讨论:“联系学过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郑成功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经学生回忆、讨论,三国时,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隋炀帝三次派人到流求,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由此导入。教师: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一些国家奉行血腥的海外殖民掠夺政策。在此背景下,葡、荷等西方国家相继东来,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2)郑成功的生平(3)郑成功的业绩: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后来逐渐占领了整个台湾岛。1661年,郑成功率舰队抵台,在当地人民支持下,打败了荷兰殖民者。第二年初,荷兰殖民者签字投降,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斗争,在我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4)郑成功评价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打击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气焰,在中国人民的反侵略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成为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纪念的民族英雄。讲述清军进入台湾时,教师应指出:当时清朝已经统一大陆,国内的民族矛盾已日趋缓和台湾郑氏政权的存在,妨碍了全国的统一。郑成功后代归顺清朝,是大势所趋。3、雅克萨之战(1)雅克萨之战是在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进行疯狂的领土扩张的形势下,中国军民为维护领土主权而进行的一场正义的自卫战争。战争的胜利,粉碎了沙俄妄图继续鲸吞我国领土的阴谋,迫使其通过谈判的方式,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同中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2)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概括提炼出基本的知识要点。位置时间事件东南(台湾)1624年1661~1662年1683年1684年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清军进入台湾、郑氏后代归顺清朝清朝设置台湾府东北(黑龙江流域)17世纪中期1689年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两次雅克萨之战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4、本课小结时,指出: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