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教学目标】1、阅读“等温线的判读”图,了解等温线的含义,知道高温中心和低温中心的表示方法和等温线的疏密与气温水平变化的关系。(重点)2、运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北半球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北半球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能归纳世界气温水平分布特点。(重点、难点)3、运用“北半球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北半球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能归纳同一纬度陆地和海洋的气温水平分布特点。(重点)【教学模式】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学法指导】教师引导,识图-析图-总结相结合的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感悟导入1.出示两位同学放学路上的对话,引导学生思考。2.出示北极地区和广州地区的1.读图后回答:同一地点一天内、一年内气温会发生变化。2.学生读图后回答: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气温可能差别很大。图片导入,直观有趣,从两个方面说明气温的变化,导入气温空间上的差异北极熊同一时间的不同感受引出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气温有差异。教师总结:气温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变化情况。上节课学习了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这节课来学习气温在空间上的差异衔接过渡地图是我们学习地理的第二语言,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我们用气温变化曲线图表示,那么气温空间差异,我们如何来表示呢?讲授新课讲授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提出问题):这是一幅什么图呢?(解释)由于没有标出数字的单位,所以无法判断出是什么图,但表示气温空间差异的是等温线图。那么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什么是等温线和等温线图。观察图片,学生回答问题:有的同学说是等高线地形图,有的同学说是等温线图。认真听讲,理解老师的讲解,看课本,积极举手回答,明确:标上气温的分布图即等温线图可以表现气温空间差异。抛出图片引发争议,触发学生由认识等温线图的求知欲。由于没有标出数字单位,同时让学生认识到等温线图与等高线图的不同,激发学生探索等温线图与等高线图的异同积极性。通过回答问题,让学生明确要学习的知识。自主学习(多媒体展示等温线的形成)提出问题:什么是等温线?自学课本第65页文字和“图4-2-4等温线图学生举手回答:等温线:在地图上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平滑曲线。根据老师要求进行自学,完成助学相应题目,不会的做好标注,等待老师讲解。学生根据自学情况举手回答,一生回答,其余同学认真听,随时改正自己的错误。这部分知识点比较简单,让学生自学,培养他们的自学读图能力。DABCEAC的判读”,完成助学第69页1、2、3题。教师巡视,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讲述):下面我们来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情况。找三个同学说出自己的答案,教师随时纠正。(想一想)等温线图与等高线图有哪些相似之处?教师多媒体展示学生根据多媒体动画展示,一步一步回答问题,理解等温线图与等高线图的相似之处。由此及彼探索规律,为等温线图的判读打下基础巩固训练,点石成金(我展示我快乐):1、读图可知,A、B、C、D四点的气温分别为:、、、。2、A、C两处的温差是,等温线。B、D两处的温差是,等温线。3、认真看老师展示,思考问题,举手抢答,明确:1、四点的气温分别是24℃、24℃、12℃、20℃结论:在同一条等温线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2、12℃、密集;4℃、稀疏结论: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3、低、低温中心结论:等温线呈闭合状态时,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之就是高温中心。通过这个环节,一方面检验学生的自学成果,另一方面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巩固,体现了精讲多练的思想。DABCACE气温越来越,E处为中心。衔接与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等温线图可以表示气温的变化,学会了判读等温线图,那么观察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就可以分析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那么我们就一起用地理的眼睛来发现规律。讲授新课慧眼识图一(多媒体展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1、然后教师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得出世界气温分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