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朐实验中学高二物理学案:第三节欧姆定律课前预习学案1、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适用范围,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电路的问题。2、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和I—U图像,知道什么是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3、知道电阻的定义式,理解电阻大小与电压无关。自主学习1.电阻是反映导体对电流的的物理量。R=;电阻的单位为,简称,符号是。2.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的电压U成,跟导体的电阻成;公式I=。3.纵坐标表示,横坐标表示,这样画出的I-U图象叫做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4.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按下图的电路图甲进行实验,开关闭合前,调节的滑片,使变阻器的有效电阻为,闭合开关,逐步减小滑动变阻器的有效电阻,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之,分别记录电流表和的多组数据,直到电流达到它的为止,由于变阻器是串联在电路中的,即使R调到最大,电路中还有一定的电流,因此在描出的伏安特性曲线中缺少的数据,要克服这一点,可按照下图乙进行实验。课内探究学案1.导体的电阻根据某实验作出的导体A和B的U-I图象可知,同一金属的电阻的U-I图象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这表明统一导体不管电压,电流增样变化,电压和电流的之比都是一个常数。(1)定义:与的比值,叫做这段导体的电阻.1(2)定义式:(3)单位:电压单位用伏特(V),电流单位用安培(A),电阻单位用欧姆,符号Ω,且lΩ=V/A常用单位:1kΩ=Ω;1MΩ=Ω演示先给学生介绍实验电路图,教师按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并请学生观察电表的正负接线柱,要求学生注意,正负接线柱的接法,R为待测电阻(定值电阻).闭合S后,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观察电表的变化,说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流都随导体的电阻有关.思考:如何由实验得到电压和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呢?保证电阻不变,调节电压,记下触头在不同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电压表测得的是导体R两端电压,电流表测得的是通过导体R的电流,记录在下面表格中.U/VI/A注意:这一方法可以类比数学中函数图象,用描点法来研究,启发学生思考物理与数学的联系.把所得数据描绘在U-I直角坐标系中,确定U和I之间的函数关系.分析:这些点所在的曲线包不包括原点?把R换成与之不同的R’,重复前面步骤,可得另一条不同的但过原点的斜直线.结论:2、欧姆定律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最早用实验研究了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最后得出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定律.(1)内容:.(2)表达式:(3)欧姆定律适用条件:.2VARR1ESU/VI/A12OI1I23.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问题:什么是线性元件什么是非线性原件?对线性元件,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的斜率表示导体电阻的倒数(如图1),斜率大的,电阻;对非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上某一点的纵坐标和横坐标的比值,即曲线的割线斜率表示了导体(如图2)。下图是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加正向电压时,二极管电阻较小,通过二极管的电流较大;加反向电压时,二极管的电阻较大,通过二极管的电流较小。随堂检测1.关于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欧姆定律是在金属导体导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对于其他导体不适用B.欧姆定律也适用于电解液导电C.欧姆定律对于气体导电也适用D.欧姆定律适用于一切导体2.两电阻R1、R2的电流I和电压U的关系如图所示,可知电阻大小之比R1:R2等于()A.1:3B.3:1C.D.3(第2题)3.加在某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时,导体总的电流就减小0.6A,如果所加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将变为()A.0.6AB.1.2AC.0.9AD.1.8A4.一个标有“4V,0.7A”的小灯泡,所加的电压U由零逐渐增大到4V,在此过程中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可以用图象表示,在图中符合实际的是()巩固练习:1.加在某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时,导体总的电流就增加0.6A,如果所加电压变为原来的3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将变为()A.0.6AB.0.9AC.1.2AD.1.8A2.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中AB段所示,由图可知,灯丝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Ω。3.某电路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电路电阻为20Ω时,其电流为0.3A,电阻增加到30Ω时,其电路中的电流要减小______A,电路两端的电压为______V.4.某金属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