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壹.什么是区域贰.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叁.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区域的含义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划分依据:气候和地貌我国三大自然区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划分依据: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层次性:即区域是有等级的•差异性:指区域与同等级区域之间的差异•整体性:指地表区域内各组成成分间的内在联系,并经这种长期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可变性:首先是指区域界线的模糊性,其次指对同个地表空间,人们研究区域的目的的不同,划分的角度、指标不同、统计的时间长度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区划方案(开放性:与其他区域有联系)二、区域特性——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典题例析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读下图,完成(1)~(2)题。(1)图示区域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A.地理差异是划分的基础,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B.人们是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C.人们划分的目的不同D.因研究的需要,区域是发展变化的例1A(2)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①行政区②政治文化区③热量带④干湿区⑤三江平原⑥山东省和青岛市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②⑥D.③④⑤【解析】第(1)题,区域是人们根据需要,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客观性主要是地理差异。第(2)题,热量带、干湿区、三江平原其边界都有一定的过渡性。C三、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VS如何比较两个区域差异:1、自然地理环境:-方法指导-①地理位置差异a.纬度位置差异:从“高中低纬和寒温热三带”上分析。b.海陆位置差异:从“沿海、内陆、岛屿、大陆东岸、大陆西岸”等方面分析。c.相对位置:从与相邻地理事物的方位关系上分析。②地形差异:从“地形类型和地势特征两方面”分析。③气候差异:从“气候类型,气候特征(气候降水特征)影响因素”等方面分析。④水文差异:从“河湖类型、河湖多少、河流水文特征(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水系特征(长度、流域面积、弯曲程度等)”等方面分析。⑤植被差异:从“植被类型、数量、分布”等方面分析。⑥土地差异:从“面积、土壤类型、肥沃程度”等方面分析.⑦资源状况:从“资源类型、分布、开发条件”等方面分析.2、人文地理环境:①农业生产活动:从“农作物的种类、分布、熟制、种植方式、农业发展的利弊条件和农业地域类型”等方面分析。②工业生产活动:从“工业部门、工业中心的分布、工业发展的利弊条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等方面分析。③商业、交通状况:从“商业中心的分布、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交通便捷程度”等方面分析。④生活习惯状况:从“民居、饮食、服饰、文化”等方面分析。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思考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纬度位置差异纬度位置差异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从南向北递减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基本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规律。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从南向北递减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基本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规律。(夏季风、地形)(夏季风、地形)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共性地理环境差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条件矿产条件①都是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位于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①水稻土为主②耕地多为水田③土地较为分散④人均耕地少①黑土分布广泛②多为旱地③集中连片④人均耕地多矿产资源贫乏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人类活动差异农业耕作方式主要粮食作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