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璀璨的文学艺术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以李白、杜甫等唐代伟大诗人的诗歌及诗句为例,了解唐代诗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了解唐代乐舞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敦煌莫高窟中泥塑造像和壁画的了解,知道敦煌莫高窟是我国伟大的艺术宝库。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内外的活动,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对唐诗、乐舞、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等图片和文字资料的收集、介绍和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唐诗中的名篇、名句,体会诗歌艺术中的语言美、艺术美,提高对语言艺术的鉴赏力,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现实的关注。通过对唐代乐舞和敦煌莫高窟中的雕塑壁画的有关内容的学习,能体会到其中的艺术魅力,感受古代先人的伟大创造力,提高鉴赏美的能力。重点掌握唐诗、乐舞、敦煌壁画等艺术成就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中美的鉴赏力、理解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前面几课对唐朝历史的学习,我们知道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外交流盛行、民族关系融洽,科技发达。而文学艺术更是辉煌灿烂,尤其是在诗歌、雕塑、绘画、音乐、舞蹈等方面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去领略登峰造极的唐朝文学艺术。一、咏唐诗1.讲到唐朝的文学,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唐诗。根据课前布置的预习作业,考考大家对唐诗的了解(孟浩然《春晓》、李白《早发白帝城》、杜甫《春望》、王之涣《登鹳雀楼》)2.推荐一首你最喜欢的唐诗及其作者。3.我们能了解这么多唐朝诗人及其作品,说明了一种什么现象?(说明了唐诗不仅多而且影响后世深远,有些诗人诗作已是千古流芳,而我们所了解的仅是冰山上的一角,仅《全唐诗》中留下姓名的诗人就有2300多人和诗作近5万首。)4.什么原因使得唐诗如此繁荣?(见书P45小字归纳)(根本原因:唐朝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统一;在科举制影响下的当时开放的文化政策;社会风尚)5.唐代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当推李白和杜甫。请同学分别介绍这两位诗人。6.结合学案让学生以两人小组为单位,来吟诵、赏析李白和杜甫的诗歌,从中归纳出他们诗歌的特点。(选自己喜欢的,有感情朗读)▲李白:李白的诗流传至今近一千首,不少佳句成为千古绝唱。赏析①《望庐山瀑布》(豪迈、奔放情感充分表达了出来,给我们带来一种美的享受。瀑布的飞泻奔涌壮观美景、祖国的山河美、个人的渺小……)②《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一首送别诗,充满诗情画意,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片深情。)归纳出:李白的诗清新飘逸、情深似海、想像丰富,激昂奔放,具有超越现实浪漫主义精神,所以人们称他为“诗仙”。▲杜甫:过渡:李白的诗主要是歌颂祖国山河美。那么,和李白齐名的另一大诗人杜甫,他的诗又是抒发了怎样的一种情怀呢?赏析《春望》: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然存在;春天来了,长安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感伤国事,面对繁花,不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讯难得,一信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翻译《石壕吏》:傍晚投宿于石壕村,在夜里有官吏来捉人。老翁翻墙逃走,老妇走出去应对。官吏喊叫的声音是那样凶,老妇啼哭的情形是那样凄苦。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三个儿子都服役去参加围困邺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托人捎了信回来,其中两个最近刚战死了。活着的人暂且偷生,死的人永远逝去。家中再也没有什么人丁了,只有个吃乳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所以儿媳妇没有离开这个家,但进进出出没有一条完好的裙子。老妇我虽然身体衰弱,请允许我跟丛您夜归。赶紧应付河阳需要的劳役,现在还赶得上做早炊。”入夜说话的声音也已经消失了,但好像听到低声哭泣抽咽。天亮后我继续赶前面的路程,只能与逃走回来的老翁告别。①跟李白的诗风相比,杜甫的诗风有什么不同之处?(杜甫的诗苍凉、沉郁、气壮如山,反映历史真实,所以后人称他为“诗圣”,他的诗为“诗史”。)②阅读下列材料:为何生活在同一时代的诗人,他们的诗风完全不同?教师归纳:因为他们生活阅历不同。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唐帝国以开放心态博采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