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预习学案,初步了解掌握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2、简述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二、预习内容(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19世纪末,欧文顿提出:膜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2.20世纪初,科学家的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膜主要由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3.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提出: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_____________。4.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生物膜都由三层____________结构构成。5.1970年,荧光标记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在37℃下经过40min,发现两种颜色的荧光____________,结果表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性。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生物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模型(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7.膜是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组成的。(还有少量多糖)8.膜的基本支架:______________双分子层(亲水头部朝外,疏水尾部朝内)。9.蛋白质分子有的__________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____________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_________整个磷脂双分子层。10.膜的结构特点:具有_________性(磷脂和大部分的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________的)。11.膜的功能特点:______________。12.特殊结构——糖被(糖蛋白)(1)本质:在细胞膜外表面还有一层______与________结合形成的________。(2)作用:与______________有关,在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还有_________和_______作用。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教学难点1.简述生物膜的结构。2.科学家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过程。3.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说的基本内容。二、学习过程探究问题㈠: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探究问题㈡:脂质是如何排列的呢?探究问题㈢:蛋白质和磷脂的位置关系又是如何的呢?探究问题㈣:细胞膜是静止的吗?1探究问题㈤:什么是流动镶嵌模型呢?三、反思与总结四、当堂检测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生物膜是()①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②蛋白质一脂质一蛋白质的三层结构③静止的④流动的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在细胞膜上,和细胞与细胞之间或者细胞与其他大分子之间互相联系,有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A、糖蛋白B、磷脂C、脂肪D、核酸3、最能代表生物膜基本化学成分的一组化学元素是()A.C、H、O、NB.C、H、O、N、PC.C、H、O、S、PD.C、H、O、Mg、Fe4、维生素D能较水溶性维生素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作基本支架B、磷脂双分子层内不同程度地镶嵌着蛋白质C、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5、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排布有下述特点,其中描述细胞膜基本支架的是()A、膜两侧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不尽相同B、磷脂排布成双分子层C、蛋白质分子附着和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D、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课后练习与提高1、对白血病病人进行治疗的有效方法是将正常人的骨髓造血细胞移植入病人体内,使病人能够产生正常的血细胞。移植之前需要捐献者和病人的血液进行组织配型,主要检测他们的HLA(人体白细胞抗原)是否相配。HLA是指()A、RNAB、DNAC、磷脂D、糖蛋白2、细胞膜常常被脂质溶剂和蛋白酶处理后溶解,由此可以推断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①磷脂②蛋白质③多糖④核酸A、①③B、②③C、①②D、②④3、变形虫表面的任何部位都能伸为伪足,人体内的一些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和异物。上述生理过程的完成依赖于细胞膜的()A、选择透过性B、流动性C、保护性D、主动运输4、关于细胞膜流动性的叙述,正确的是()2A、因为磷脂分子有头和尾,磷脂分子利用尾部摆动在细胞膜上运动,使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因为蛋白质分子无尾,不能运动,所以它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C、细胞膜的流动性是指蛋白质载体的翻转运动,与磷脂分子无关D、细胞膜流动性与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都有关5、下列是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模式图,正确的是()6、生物膜的“蛋白质一脂质-蛋白质”静态结构模型不能解释下列哪种现象()A、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B、溶于脂质的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C、变形虫的变形运动D、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呈双层排列在膜中间7、用红色荧光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