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组织--血液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2.通过对人血的永久涂片的观察,进一步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能。3.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了解贫血、化脓和伤口处血液逐渐凝固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在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过程中,学会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体验血液对生命的重要作用,进而形成珍爱生命、善待生命的的良好品质。二、教学重点1.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2.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区别。三、教学难点1.血液成分和主要功能。2.运用所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四、教学方法实验法、归纳法、对比法。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1)取4~5支各装有几滴质量分数为5%的柠檬酸钠溶液的试管到屠宰场取血。(2)按实验组准备显微镜、人血的永久涂片。(3)脱脂棉、消过毒的针和载玻片、体积分数75%的酒精。(4)血常规化验单及我国成年人血常规正常参考值(教参上有)。(5)白细胞吞噬细菌的CAI课件。2.学生准备:(1)有条件的同学准备血常规化验单。(2)查阅血液的有关知识。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教师:组织学生观看课件(繁忙的交通运输线),我国的交通运输业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也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可以把一个地方的物资和人员非常迅速的运输到所需要的地方。通过以前的学习大家都知道: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细胞,这些细胞要进行生命活动,就必须不断地从外界即生物圈中获取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将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那么,这些物质是通过什么系统来运送的呢?学生:通过血液循环系统。教师:对,我们每个人身体里面也有一条条繁忙的运输线,这些运输线就是遍布全身的大大小小的血管。血管里流动着血液,血液将来自消化道的营养物质和来自肺部的氧,迅速运往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同时将细胞生活中产生的废物及时运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讲授新课]教师:血液对我们的生活和建康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每个人几乎都经历过流血和验血,我们经常从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渠道获得许多有关血液方面的信息。课前我要求同学们把所关注的问题记录下来,并搜寻一些相关的资料,同学们都准备好了吗?学生:准备好了。教师:现在我们一齐来交流一下你们所搜集到的资料和所关注的问题。学生:交流资料并提出自己所关注的问题。所关注的问题可能有:为什么失血过多会导致死亡?对失血过多的病人,为什么要及时输血而不是输液?为什么通过化验血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检查健康状况或诊断疾病?教师:同学们所提的问题都非常好,这些问题都与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有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血液的有关知识(板书: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师:下面请同学们来观察一个演示试验。教师演示:将一定量的新鲜鸡血放入装有抗凝剂――柠檬酸钠的试管内,用离心机离心(或者静置一段时间),教师出示课前完成的试验,请同学们观察并思考:试管中的血液分成了几层?各呈什么颜色?根据你课前搜集的资料和它们的颜色你能推断出血液的组成成分吗?学生:试管中的血液分成了三层,上面的部分是淡黄色的透明液体应该是血浆;下面的部分是暗红色的,应该是红细胞;中间还有薄薄的一层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教师:你能总结一下血液的组成吗?可以结合你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或参考课本P60页图IV-29血浆的成分示意图来说明?学生:血液的组成可用以下图解来表示:水约90%血浆血浆蛋白约7%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约3%血液白细胞血细胞血小板红细胞教师: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好。那么对于血浆来说它有什么作用呢?学生:血浆可以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教师:添加了抗凝剂的血液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呢?学生:血液中含有不同的组成成分,它们的密度不一样,密度大的就沉到下层了。教师:为什么通过化验血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检查健康状况或诊断疾病?这都与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有关。下面我们来看一例血常规化验单(用实物投影投出教师准备的化验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