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说出大量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2.说明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3.通过根和茎对水分、无机盐输送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用放大镜观察根毛的操作,学会生物实验中观察的一般方法。2.通过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的探究,学会生物实验的处理方法和技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运用有关绿色植物吸收水和运输水的器官特点的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相关现象。2.理解植物体各部分是既有明确分工,又有密切合作的,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点。二、教学重点1.根适于吸水的特点。2.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相关现象。三、教学难点1.理解与运输功能相适应的结构及其特点。2.从生物圈水循环的高度认识大量根毛吸水的意义。四、教学方法实验法、归纳法。五、教具准备1.学生准备:(1)课前一周左右用种子培养幼根(运用所学过的种子萌发条件的知识,要多用几种种子来培养,以利选择)。(2)课前一天左右,取带叶的枝条,在滴有红墨水的水杯里培养。(3)网上查阅有关资料。2.教师准备:(1)植物根吸水过程的CAI课件。(2)水在植物体内运输的CAI课件。(3)放大镜、刀片等。(4)课前带领学生准备实验。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请同学们展示课下搜集到的“因缺水而引起变化的植物的图片或实物”。学生:展示图片或实物。教师:(播放旋律先明快,后低沉、悲哀的音乐)要求学生在音乐声中闭上眼睛想象“假设没有水,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学生:在音乐声中闭上眼睛开始想象。教师:哪一位同学愿意把自己刚才想象的内容告诉大家?学生:水是生命之源泉,地球没有了水就没有了生命,一片荒凉,一片死一般的寂静……教师:生物圈离不开植物,植物离不开水,那么,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是什么呢?如何运用这部分知识来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相关现象呢?[讲授新课]教师: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大胆结合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猜想:“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学生:在小组间相互表达和交流的基础上,概括出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大体途径是“根→茎→叶、花、果实等”。教师:那水分是在根的什么部位被吸收的呢?(一)观察分析——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教师:请大家取出自己培养的幼根,先用肉眼观察,找到幼根上的根毛,再用放大镜观察,估算根毛的数量。(不要准确数字,只要得出“大量根毛”的结论即可)学生:认真观察,得出结论。教师:大家还记得生有根毛的部位是根的哪一部分吗?学生:是根尖的成熟区。教师播放课件:根对水吸收过程的动画。教师:可见,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就是在成熟区。那么,大量根毛对吸水有什么意义呢?同学们都有自己的观点,大家互相交流一下。学生:相互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达成共识。大量根毛共同吸收水分,才能吸收大量的水分,才能确保植物体的利用。教师:回答得非常好,众多的根毛可以增大根的吸收面积。从而增大吸水量,真是“齐心协力,众志成诚。”上节课我们对小麦吸水量的分析不难看出,不论哪个时期,小麦每天的平均需水量都是很大的,一生中的需水量就更大了。这么多的水是否都保存在植物体内呢大家课下可以讨论、分析。教师:水分进入根内部以后,又是怎样运输到每一片叶、每一朵花的呢?(二)实验总结——水分的运输途径教师:展示课前一天,在滴有红墨水的水里培养的带叶枝条)我们来看看我们培养的枝条有什么现象?学生:叶脉成了红色。学生:有的叶片也成了红色。教师:要想知道红墨水是从哪里运到叶片的,大家设计一个小的实验来探究一下。学生:各小组同学纷纷发表意见,然后对枝条进行解剖,进行横切和纵切,还用放大镜认真观察。教师: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学生:茎的木质部被染红了。教师:非常棒,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如果我们将茎的木质部横切或纵切一小薄片,制成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被染上颜色的部分像一根根长长的管子,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学生:水分是通过茎中这些像管子一样的结构运输到叶片的。教师:那么这些被染成红色的管子叫什么名字呢?学生看书得知...